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两条线路,其最大区别,主要就在山西和陕西境内的路线不同,一条是南北几乎贯穿山西,而后走关中往西,贯穿陕西南部。第二条,则是只要走小半个山西就成,在陕西境内,是贯穿陕西北部,也不是极长。根据末将估算,第二条线路大约要短至少八百到一千里。”
其实还有第三条路,这条路更近,就是按照第二条路的路线抵达延绥镇之后,再去银川,从银川往西,再一次渡过黄河之后,一直出边墙,来到‘蒙’古人的地盘儿,然后从中直‘插’过去,往西北而行,可以直接到达嘉峪关外。
但董策根本没提这个,他知道说了也是白说。这条线路相当近但是有一大段是在‘蒙’古境内的。他们这一群人,数百骑兵,规模可不算小了,擅自越过边墙,进入敌境,这可是一个相当大的罪过。一旦被人抓住,在皇帝面前告上那么一状,就算是皇帝有心庇护都没办法。
刘若宰是断然不会如此做的。
“嗯,有道理。”
刘若宰点点头,称赞了一声。
他看了片刻,拧着眉头问道:“现下陕西正在打仗,你说,这两条路,哪个更安全一些?”
他这次一心想要办好差事,却是不想着多生是非,只想尽快到达甘肃,把差事做好了赶紧回来。
“以末将看来,这两条路,都不好走。”董策看着地图,苦笑道:“您当也知道,过年之后,陕西河南之地,流寇横行,肆无忌惮,王师虽竭力围剿,却是疲于奔命,成效不大。前些时日,流寇又是回到了陕西,现在关中之地,几乎流寇无处不在。”
崇祯八年,对于大明朝来说,不是个好年景。
刚过过年来,正月里,义军就打破了凤阳,把老朱家的祖坟都给挖了,震惊天下。崇祯皇帝闻信嚎啕大哭,自觉无颜面对列祖列宗。义军席卷中原,从贼者数以百万计,势力急剧扩大。洪承畴奉命率领陕西兵出潼关围剿,结果他前脚出来,农民军就又由潼关回到陕西。洪承畴没法子,只好又率军回到陕西。
但根据董策的记忆,那应该是崇祯八年四月的事情了,现在洪承畴的大军还在河南,陕西南部关中大地,可还是农民军的
天下。
“总督洪大人奉命围剿,然流寇狡猾,洪大人及其麾下‘精’锐秦兵尚在河南,他得知消息之后,定然是会回师陕西,到时候,定然是一番‘乱’战。若是官军占得上风,则流寇说不得会往陕北延绥镇,宁夏镇甚至是西边儿的西宁卫等地流窜,若是双方持平或者是流寇占得上风,则关中依旧糜烂,流寇也未必不会分兵往北往西。因此这局势,实在是太不好说。属下不敢妄言。”
董策的一番话,让刘若宰再一次对他刮目相看了。他以前知道董策能打仗,能练兵,后来知道他通文采,能治民,这已经可算作是文武兼备了。而今日,却又是认识到了董策的另外一面原来这个年轻人,竟有如此好的大局观!
他方才分析现在的官军和流寇之局面,分析河南陕西的战局,头头是道,言之有物,别说是这么一个守备了,就算是一些封疆大吏,又有几个能看的这么明白的?
“是个人才啊!”
刘若宰感慨了一句,心里已经打定主意,这次回来之后,一定要好生上书给他美言一番,让他对自己感恩戴德,将这个人才,好生拢在袖中。
不过眼前,最重要的,还是决定走哪条路线。
刘若宰坐在椅子上,拧着眉头沉思良久,他忽然拍了拍桌子,扬声道:“就走北路!既然两边儿同样危险,那就捡近的一个走。就算流寇往北流窜,又能来多少?再说了,延绥镇宁夏镇也有几十万大军,岂是摆设?”
“是,属下明白。”董策赶紧应是,心里却是暗自腹诽。
洪承畴总督五省之前乃是陕西三边总督,在更早之前则是延绥巡抚,陕西最‘精’锐的士卒,都被他给带了出去,现在留在延绥镇和宁夏镇的士卒,纸面上看可能还有个十几万,但其中又能有几分战斗力?根本不足为凭。
……
从兵备道府邸出来,已经是深夜了,星光璀璨,点缀着天穹。
现在也没法子回去了,董策等人便在城中寻了一家客栈住下,第二天一大早出城。
却是没有回磐石堡,而是去了安乡墩。
说起来,董策也是有阵子没在这里住了。安乡墩已经完全大变样。磐石堡内的家丁营地已经完全竣工了,虽然现在只
有五十多家丁,但家丁营地的规模却是丝毫不逊‘色’于磐石堡军大营。主要是因为战马多,需要有足够大的地方来遛马和兴建马厩。家丁营地四周建有高墙,是木头石头建成的墙体而非是磐石堡军大营那边的木头栅栏。营地中坐北朝南的是四排营房,一共是四十大间,足以容纳五百多名家丁居住。而应放前面是遛马场,遛马场的另外三面,都是马厩以及另外的一些配套措施
第671章 六七零 定目标()
董策对安乡墩自有安排,已经着人开始改建。
他过来的时候,孙武木和高大年两人正在带着人在忙活着。安乡墩外面看着还是跟以前没什么区别,但进去之后,就能发现,里面所有的房屋建筑,都被拆光了,只剩下了高高的墩台。墩台上面,那一面旗子还是飘扬着。
除了墩台,已经是一片白地。
见到董策过来,孙武木高大年两人赶紧过来拜见,董策问了两句便是摆摆手道:“你们忙你们的。”
他上了墩台,而后着人把马林叫来。
这位家丁队刚刚成立时候的马术教官,在家丁们基本上都娴熟的掌握了马术之后,他基本上就是属于赋闲在家的状态了。不过他的编制,还是属于家丁队的,只是不用去当差或者是跟在董策身边而已。他就住在安乡墩附近,也分了五十亩地,日日耕耘。
是以没多久,这位老教官就赶过来了。
虽然年纪已经不小,但他身手还是很利索,顺着绳梯很快就攀爬了上去。
“属下见过大人。”马林上去之后,弯腰拜见,董策的一把把他搀住,笑道:“多礼了不是?”
马林笑道:“该当的。”
董策放开他,走到‘女’墙旁边,环顾四野。安乡墩位于一座小丘之上,居高临下,乃是方圆数里内的一个制高点。本来安乡墩周围没什么人,但现在,周围已经有了几十户人家,也开垦出来一片片的土地,阡陌。这边的住户,基本上都是董策的佃户。
“老马,当初本官建家丁队,你是有大功的。家丁们的马术,都是你在教给,其实不仅仅是马术,几乎家丁们学的所有东西,你都是娴熟的紧。是以本官这儿,有个差事打算‘交’给你。”董策回头,瞧着马林,淡淡道。
“大人请讲。”
马林赶紧道。
“家丁队要扩大,而且规模不小,现在的家丁队才五十来人,扩大之后,这个数儿,至少要增加到三百才成。”
“新招来的家丁,就跟现在这些家丁几个月之前的样子一般,什么都不会,什么都不懂,得有人来带他们,来教给他们东西。以本官看来,老马你是最合适的人选。”
董策说出来的话让马林心头一跳这个意思是,让我当家丁队的总教头?
“从此以后,你就是家丁队的总教习。”董策说出的那三个字和马林以为的有少许不同,不过没问题,都是一样的意思。
“本官已经和李贵等人说过了,等到新的一批流民到了,你先挑,选择‘精’壮彪悍没有家室的,入家丁队中。然后把他们拉到这安乡墩来,进行训练。”董策指了指下面,道:“本官在此大兴土木,就是想要把这里,建成一座家丁的训练基地!”
“本官只是定下一个调子,具体怎么样,譬如说如何训练,时间安排,训练项目等等,本官一概不管,就一个要求,他们不能练得比现在这些家丁们少!明白了么?”
“属下明白!”
“好,那此地,就要多拜托老马你了。”董策笑‘吟’‘吟’道。
“属下敢不从命?”
马林强行按捺住心中‘激’动,高声应道。
赋闲在家的日子,确实是很无聊,尤其是对于他这种人来说。他喜欢的是马背上的奔驰,而不是在田野间锄头的一挥一举。却是没有想到,自己会得到这么一个机会。
其实一个势力在疯狂扩张,规矩急剧壮大的时候,是机会最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