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两人正说着闲话,外间儿那书童便是婷婷袅袅的走过来了,手中端着个托盘,上面放了一盏茶。
打小谢升的书童便是梁管事,不过现在梁管事年纪也大了,虽说还是耳聪目明,没啥影响,但用个老头子当书童,也实在不是那么回事儿啊!而且更别说,一个满头‘花’白老头子在眼前晃来晃去,着实是让人别扭。
更别说明朝士子文人上层社会的习惯都是喜欢有十来岁,长的乖巧可爱,眉清目秀的小男童为书童。尤其是以皮肤白皙,身段柔弱,粉雕‘玉’琢的为上乘,而最最上
乘的,便是男生‘女’相,酷似美人儿的那等。
一来是看着好看,赏心悦目,毕竟对于美的事物,人们看了总归是心情不会坏的,而若是长的太难看,那就未必了。二来则是切实的生理需求明朝达官贵人们好男风已经是成为很时尚的社会风气,而且他们毫不闭口,引以为荣,时常夸耀。
俗话说三扁不如一圆,捅赛过神仙。
社会上对于这种风气容忍度也很高。
养娈童的人,可是不在少数。
而对于某些读书人来说,他们的书童,便是娈童。尤其是出身于大户人家的读书人,那等年轻活力旺盛的,因着要时常出去游学,随身带着‘侍’‘女’未免不便,于是那等眉清目秀的小书童,若是火上来了,便可以拉上‘床’来,颠鸾倒凤一番。正所谓雌兔脚扑朔,雄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他是雄雌……‘玉’兔雌伏,一团雪嫩嫩的柔软,个中滋味儿,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不少达官贵人也喜欢养,而且越是年纪大的,就越是喜欢这等年轻充满活力的。
非但是大户人家里养着这个,便是市面上也有很不少。街面上相公堂子可是不少,不但生意兴隆,而且所费不菲,比等闲青楼妓寨还要贵的多。
还有不少戏班子,里头都是养着这么几个粉粉嫩嫩,漂漂亮亮的男子,经常被邀去大户人家家里唱戏,晚上未免便是要‘弄’得‘床’上,‘玉’兔雌伏,吴刚捣杵一番了。
后世有一种说法,男生‘女’相是主富贵的,但是在这个时代的大明朝,若是出身不好的清苦人家有孩子男生‘女’相了,那么多半日子就不那么好过了,可能是一场富贵,但其间却要承受无尽屈辱。
对一个男人来说莫大的耻辱。
这个年代专‘门’有那等贩子,四处游走,各自有地盘儿分工,有销售渠道,他们便是此处寻觅打听这等漂亮的穷苦人家的男孩子,买回来之后,好生教导,待到年纪略大了一些,便是卖出去。
和贩卖扬州瘦马的一般无二。
若是没能卖出去的,就是货烂在手里,那自家享用之余,难免便是毒打不断。
谢大人的书童便是这般出身,还是去年八月份谢大人刚升任吏部尚书的时候有人送的,据说那富商乃是发家于
扬州,身家巨万,手底下也有这等生意,府上这等姿‘色’的书童还很有几个。
不过这一个,却是最上等的货‘色’了。
这书童原名叫什么不知道,不过入了谢府之后好改了个名字,唤作谢柔。植物初生而嫩,名曰柔荑,软而不硬,名曰柔,柔嫩,柔弱……总归就每一个阳刚气的。
柔之一字,少做男人之名,谢升如此起名字,是什么心思,也可见得了。
谢柔今年年方十二,长的粉雕‘玉’琢,尖下巴,大眼睛,眉目如画,极是可人,尤其是皮肤极其的白皙细嫩,便如同那最上等的羊脂白‘玉’一般。他穿了一身儿‘女’装,外面套着鹅黄‘色’的褙子,而且还梳了一个双挂髻。所谓双挂髻,便是将头发从头顶平分两股,结成髻或鬟,垂挂于两侧,额前饰有垂发。
〈丹铅录〉中有载:“北齐后宫之服,‘女’官八品、偏垂发。垂发,覆目也,盖夷中少‘女’之饰,其四垂短发仅覆眉目,而顶心长发,绕为卧髻,宋人词所谓鬓垂偏荷叶也。今世犹有之。”双挂髻的形制,和双丫髻有点儿相似,只不过额头上垂下来的头发要多了一些,密了一些,和后世的齐刘海相似,但不如刘海那般厚实。
双挂髻和双丫髻,都是属于双挂式之梳法,乃是将发顶平分两大股,梳结成对称的髻或环,相对垂挂于两侧。这种发式多用于宫廷‘侍’‘女’、丫环‘侍’婢或未成年之少‘女’。而双丫髻是则是双挂式中最常见之发式,其梳编法是将发平分两侧,再梳结成髻,置于头顶两侧。前额外负担多饰有垂发,俗称刘海。这个叫法,很早就有了。
但甭管是双丫髻还是双挂髻,总归都不是大老爷们儿用的发型,乃是未成年少‘女’或者是家中丫鬟常用的发饰。
谢柔本就男生‘女’相,长相极为秀美,加之身段柔弱,有弱柳扶风之姿,正是这个年代男人最喜欢的‘女’人的姿态。这会儿再穿上这么一身‘女’装,梳着双挂髻,一眼看去,分明就是个未出阁的柔弱少‘女’,风姿绝美,如画中人一般。
他端了茶水放在何瑞徽面前,轻声道:“何大人,请慢用。”
声音清脆悦耳,也是不像男子的声音了,更偏了‘女’人几分。
何瑞徽是成了亲的,他夫人也是美人儿,但这会儿看了谢柔一眼,竟也有些失神。不过他自控力比较强,赶紧恢复了正常神‘色’,微微
点头,没说什么。
谢升看了谢柔一眼,笑眯眯的道:“你且出去,待会儿叫你再进来。”
“是。”谢柔脆生生的应了一声,有些调皮的冲着谢升笑了笑,扭身出去了。身姿摇曳,弱柳枝在风中摇摆。的
何瑞徽看了谢升一眼,只见这位老大人看着谢柔那扭动的屁股,笑的很是欢畅,神‘色’间满是宠溺。
两人方才扯了一会儿闲话,现如今谢柔出去了,自然便是要说正事儿了。
他看了谢升一眼,轻轻抿了口茶,轻声道:“世叔,前些时日,胤平兄来了信,自那之后,小侄便一直奔走,这些时日,已经是联络了不少同年同僚,都已经商议完毕,只待明日大朝之时,便一人奏报,众人呼和香影。”
“只要在有一位位高权重之大员在旁边帮衬说上两句,此事便可一言而定。”
何瑞徽笑道:“世叔您在圣上面前是极有面子的,您只要一句话,怕是圣上就要准了。”
他说话也是很有技巧,明明乃是求着谢升办事儿,却是还顺势恭维了他一番,让他心里受用,如此请托办事,自然也就顺畅不少。
“你呀……”谢升失笑,轻轻点了点他。
他沉‘吟’片刻,道:“你找的人,都有谁?”
何瑞徽沉声道:“东宫讲官周凤翔、都御史宋鸣梧、少詹事方拱乾,翰林院编修刘正宗,吏部员外郎宋企郊,户部四川司主事诸葛羲。”
“哦?倒是还真不少。”谢升有些诧异的看了他一眼,目光中有些‘激’赏和诧异。当初刘若宰来了两封信,一封是给他的,一封是给何瑞徽的,因着和刘若宰有一层特殊的关系,收到信后,谢升立刻便是把何瑞徽给招来商议,两人商议良久,定下策略。大体便是何瑞徽具体执行,负责联络朝中同僚,写奏章奏事,大造舆论声势,而谢升,则是旁敲侧击皇帝是怎么个想法,其它阁老阁臣是怎么个想法,以及关键时刻一锤定音。
第541章 五四零 千里之外的算计()
这也是明朝朝廷争斗,或者想要让皇帝首肯,达成某件事时候常用的手段。上位者一般是居中统筹,差遣调度,不到最关键时刻,十拿九稳的时候,是不会跳出来的。下面摇旗呐喊,为之造势的都是小卒子,官位低的那等。如此就算是出了什么差池,上位者也能及时脱身,不会被牵连。
谢升知道何瑞徽这个人优缺点,但却还是很有些能力的,尤其是他作为崇祯元年戊辰科那一科进士里面现如今官位最高的,在同年之中也很有些号召力。但却他真是没想到,短短不过两三日之内,何瑞徽便联络了这许多人。,
这些人,一个个官位都不是特别的高,没有两三品的大员,但却都是不能小觑,其中更有几个很出名的人物。
周凤翔,字仪伯,号巢轩,浙江山‘阴’人。崇祯元年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迁南京国子司业,灵璧有侯‘门’奴才侮辱生员读书人,周凤翔不畏权势,执付法司,因此在士林之中颇有威望,亦有清名。当然,他毕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