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崇祯七年-第42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黄百总闻弦歌而知雅意,赶紧笑道:“哎哟,这鬼天气,可是怠慢了范东家。咱们守口堡可不能再怠慢了,刘大人早就着下官备好了酒菜,歇息的地界儿也收拾好了,房屋都是打扫的干净,热水热饭都烧好了,就等着各位来呢!范东家,刘大人在府里给您设了酒宴,就等着接风呢!走,咱们席上说,席上说。”

    听他说话,不但对范介年很恭敬,甚至还有些小意巴结。

    能有此地位,自然是因为他深厚背景的缘故。范永斗富比王侯,乃是此时晋北数得着的大商人,而到了明朝后期,商人的地位已经是很高了,虽然官面上说的还是士农工商,但真正来说,商人的社会地位,已经有了极大的变化。

    尤其是像范永斗这样的大商人,哪里能没有些官面上的背景?像是万历年间首辅张四维,不就是出身商贾家庭?而范永斗家族中,也有一些当官为宦者。至于范永斗这个层次‘交’往的,都是一些高官显贵。便是宣大总督杨嗣昌他家的大‘门’,范永斗也是不止一次的登过的。至于大同巡抚,宣府巡抚,大同总兵,宣府总兵这些官员

    ,范永斗更是他们的座上宾。

    不说每年多少银子打点下去,把他们喂得脑满肠‘肥’,就说许多时候,这些官员想要高升,打点关系,疏通‘门’路的银子,范永斗也是毫不吝啬的支持的。这些官员一旦能高升一步,自然更会对范永斗的生意加以照拂。

    官shānggōu结,在大明朝早就已经是很普遍的现象。

    以八大皇商在宣大干的这些破事儿,要说当地的官员不知道,那真真是扯淡!他们不但知道,说不定更是从中分了一杯羹!

    以范永斗如今的地位,像是范介年带领商队通关这等事,根本不需要自己出面,只消往阳和兵备道衙‘门’走一趟,和阳和兵备道吃顿饭,喝喝酒,自然便一纸公文从兵备道衙‘门’传到守口堡,着他们打点好一些。

    当然,以范永斗的‘精’明,自然也不会忘了给守口堡上下分润一些好处的。这年头,收买人容易,得罪人更容易,说到底不过是落在一个钱上。

    范介年被他说得舒坦,心中大悦,只觉得这一路过来的郁闷也减轻了不少,哈哈笑道:“成,走,咱们吃酒去!”

    那黄百总一行人簇拥着范介年的马车先行进了守口堡,庞大的商队则是在后面缓缓的行进着。

    夜‘色’渐渐降临,远远地,就能看见守口堡城楼上的灯光。

    当最后一辆一丈六尺长的大车也进入堡‘门’的时候,在葫芦峪南边儿不远处窥视的四道目光,也终于收了回来。这里是一处冲沟,跟其他那些极狭且极深的冲沟比起来,这条就要浅的多了,也就是两丈来深,一三四尺丈左右的宽度,看上去就像是一条小豁口,很是不起眼儿。这里是红‘色’粘土,冲沟也是‘色’彩斑斓。兴许是因为离着雁‘门’水也就是十几二十丈远的缘故,地下水渗漏过来,在冲沟底下形成了一条小溪,五尺来宽,没头没尾,不知道从哪儿流出来的,在冲沟底部顺着地势向前绵延了六七十丈之后,末端便是消失在了冲沟的尽头,兴许是直接渗入地下了。

第401章 四零零 监视() 
可以想见,在夏日时分,这里定然是溪水潺潺,山泉涌动。但是此时,却已经是结了厚厚的冰,这里水不算很深,怕是从底儿一直到最上面都是冻成了一团大冰坨。

    有了水源的滋润,这处沟豁里沙棘成林,长的密密麻麻的,几乎把沟底两边都给覆盖住了,白灰‘色’和黄‘色’簇拥在一起,从沟底一直长到沟沿儿上。

    就是在沟沿儿的沙棘丛中,两个人正自静静的趴在那里。

    他们已经不知道在这儿趴了多久了,以至于当其中一个微微活动了一下身子,顿时便感觉浑身一阵僵直发木。

    “成了,探得这些人是从守口堡出的关,都到了这田地了,是断然不可能再有所更改的。咱们的差事,也算是完了。”趴在左边的那个懒洋洋的翻了个身,话里有种如释重负的轻松。

    他声音嘶哑,就像是两块儿铁在摩擦,就好似是一整天没喝水了一样,事实也正是如此。

    他们早早的就来到了此处,等着范家商队的经过,由于怕撒‘尿’,便不敢喝水。而后来范家商队到来,最近的时候距离他们不过是十几丈远,就更是趴在这沙棘丛中动都不敢动,更别说喝水了。

    两人都是一天水米未进。

    一天不吃不喝,便是什么都不干也是难受的要死,更别说他们俩人都是食量宽宏的大肚汉,而且又是在这寒冷外加大风席卷的天气。

    两人‘蒙’的面巾上都是沙土,帽子上,衣服上‘裤’子上也全都是,几乎快要让沙土给埋了一般。左边那人翻了个身一动,浑身上下的沙土就簌簌的抖落下来。

    这人赫然竟是董策忠字都的家丁,董忠贤。

    他旁边趴着的那人却是董忠康,董忠康也想学着董忠贤拧过身子来,却发现由于趴的时间太久,浑身都已经是僵直发木了,这一下子竟是没什么反应。董忠贤瞧了一眼,笑道:“木了。”

    说着便是在董忠康身上拍打了一番,好一会儿之后,血脉疏通了,董忠康才感觉手脚有了知觉。

    他慢慢的翻身坐了起来,刚想说话,却是鼻子嘴一阵发痒,不由得发出几声剧烈的咳嗽,咳嗽声在寂静的夜里传出去老远,他赶紧警觉的捂住了

    嘴,四下里看。见周围没什么动静儿,这才是放下心来。

    在这鬼地方趴了快一天,鼻子嘴里灌得都是沙土,难受的要死,一嘴苦涩的沙子味儿。

    董忠贤笑道:“虽说咱们出来干这差事,最讲究小心,但也没必要把自己给吓死,这会儿早就没人了,还有风,放心吧,声音传不出多远去。”

    董忠康连连点头,佩服的看了他一眼,笑道:“青哥儿,你之前干过这个啊?咋整的这么熟?咱们这两日就跟着你,一点儿岔子也没出。若是就我和老二俩人,怕是早就让人给发现了。”

    董忠贤在家丁队里也是‘挺’有威望的人物,一来是他人缘儿好,脸上总是挂着笑,为人也和气。二来是他真有本事。

    当初董策评定家丁们的‘射’艺,超等‘射’手只有一个,便是董忠贤的。别看他人长得秀气,身材又高又瘦的,倒像是个书生,但他‘射’出的箭,却几乎在靶心挤成一团。这说明他的箭路很直,很稳,手也很沉稳,发挥非常稳定,几乎不会有什么‘波’动。而且箭簇都是深深的钉进靶子里面去,说明他能轻松的驾驭弓箭,能发挥出比规定的拉力更大的磅数来。

    董策对他印象也很不错,之前随着刘若宰四处巡视冀北道各堡的时候,董忠贤便是斥候,来去如风,很是骠勇‘精’悍。而且他经验也颇为的丰富,拎得清轻重,知道董策需要的是什么情报。

    是以这一次,董策便是对他委以重任,派了一个相当重大的差事。

    监视这一支范家出口外的商队。

    从阳和出口外,比较近的路有两条,一条走阳和口也就是守口堡,另外一条却是走东边儿的虎峪口。

    正所谓差之毫厘谬以千里,更何况守口堡和虎峪口之间距离甚远,董策无从判断范介年到底带着商队从哪里出关,而此事又委实是事关重大,因此便派出相当老到的董忠贤见识。还带着两个跟班儿帮手,董忠康和董忠庸。

    说是跟班儿其实也有让他们从旁边跟着学习长进的用意。

    三人跟踪了两日,总算是确定了情报。

    董忠贤听到他问,淡淡一笑,他擦干净脸上的沙土,双手垫在后脑勺下面,仰躺在沙棘丛中的,看着墨黑‘色’的天空,优哉游哉道:“当马贼之前,给边军当了三年夜不

    收,后来干不下去了……干了三年夜不收,就算是再蠢的人,也啥都会了,跟别说,我那队里都是好手……当初为了去察哈尔探得情报,死了八个兄弟,我们仨三日三夜没合眼,一路打马狂奔回来,累死了五匹马,我们也累的快不行了了。结果弟兄们拿命换来的情报,那些大老爷们连看都不看一眼,搂着怀里的小娘皮亲嘴儿,老子当时就爆了……”

    “嗨,我跟你说这干啥?都陈芝麻烂谷子的事儿了。”董忠贤自嘲的笑笑,叹了口气,顺手拔了根枯草叼在嘴里,懒洋洋道:“跟那个比,这算个屁?你以后啊就知道了。”

    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