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翟青桐?”白忠旗道:“现在翟姑娘白日在河中带着一群女子打渔,晚上便回安乡墩,她家里人还都在那边儿住。现在,理当还未回去。”
“你去找找看,让她来签押房找我。还有……”董策忽然想起什么似的:“跟李贵说,建造宅子的时候,别忘了给翟家也建一座。”
“是!”白忠旗快步出去。
董策自回签押房中,靠在宽大的太师椅靠背上假寐,寻思着以后几日的事儿。
年前的事儿,差不多都已经吩咐布置下去了,按部就班的往前发展就是,倒是没什么需要特别注意的。只是年后,就立刻会忙碌起来,征兵,训练,打造兵甲,林林总总,不一而足。
“对了,还有一件事儿……”
董策忽然想起来,赶紧提笔想要记下,却发现砚台中还没有墨。他也懒得拿,踱步去了白忠旗那边,随手找了一张纸,提笔记了下来。
刚想自己拿走,动作顿了顿,又放在了白忠旗的桌子上。他决定把这件事儿交给白忠旗去给众人传达,让他主持这件事,也算是给他增加一点儿实权,增加几分名望。毕竟前些日子,总归是疏远怠慢了他。
过了大约有半个时辰,白忠旗才回来,他身后跟着一个高挑的身影,比白忠旗还要高上不少,脑后的马尾一晃一晃的,显得很是俏皮可爱。
不是翟青桐还能是谁?
她还是和之前一般,穿着一身儿宽大的棉甲,那棉甲似乎把她罩在里面一般,晃晃悠悠的,看上去有些滑稽。修长的脖颈露出来,一双明亮的大眼睛瞧着董策,有些难名的意味。她刚要行礼,董策便笑着摆摆手:“免了,免了,这么久没见你了,一来就行礼,怪不好意思的。来,坐吧。”
翟青桐也不大懂什么官场上的规矩,董策不让她行礼她就不行了,道了谢,在旁边坐下。
董策对白忠旗道:“把下午那个什么谢虫儿,叫到府外候着。还有……你桌子上我放了个东西,你仔细看看,这件事儿,你去给李贵他们言语儿一声,这差事,就落在你头上了。”
这句话,大致的意思就跟后世‘经过决定,给你加一加担子’之类的一般,都意味着手中的权力要大了,甚或是升官儿了。白忠旗先是一惊,然后便是一喜,向董策行了礼,自退下。
董策笑眯眯的打量着翟青桐。
看得出来,她有些拘谨,坐在那里低着头,有点儿手足无措的样子。原来可不是这样儿的。董策心知,这是两人这许多时日没见了,难免便会如此。说起来,之前翟青桐在他面前,可是很有些撒娇的意思的,是唯一一个跟他不怎么恭敬的人。那种亲近的态度,却是让他很舒服。董策说了几句闲话,好歹是把气氛调节的好了些。便问道:“怎么样,最近听说你带着一群女的每日凿冰打渔?”
第330章 三二九 腊月三十()
“呃……”董策苦笑一声,人家姑娘心里这是有怨气呢。d——m
不过毕竟是姑娘家,翟让又是战死,董策对她是颇为优容的,一直也没给过什么脸色看。
“今儿个跟你就是说这事儿的。”董策笑道:“以后你就不用打渔了,今儿个就给你一个新差事。”
“什么差事?”翟青桐一怔。
“待会儿白忠旗会带一个人回来,你就跟着他学如何制造棉片儿,就是棉甲上用的这种棉片儿。”董策解释道:“年后就要大量制造了,你先学着,年后有大用。嗯,最好是在年十五之前学会?如何?”
“好!”翟青桐起身抱拳,肃容道。
“嗨,别那么严肃。”董策笑了笑:“嗯,这样,到时候你学的时候,再叫白忠旗在旁边看着,让他也学学。”
翟青桐脸上一热,低低嗯了一声:“嗯。”
她又不傻,当然明白董策真正的意思不就是生怕她和人家孤男寡女的相处惹出什么事儿了么?心里却是有些欢喜,他连这等小事都能想到,可见……
“还有啊,以后别整日穿这个了,穿点儿女人的衣衫。你这么高的个子,传出去肯定好看。还有那次给你的首饰,也戴上,别搁在家里长灰了都。”
“嗯。”又是低低应了一声,翟青桐心里那点儿怨气早就无影无踪了。
他,还是第一个说自己长得高是好看的人呢……
说完这些,又是相对无言,董策掩饰性的咳嗽了一声:“成了,要不你先回去?”
“是。”翟青桐应了一声,起身告辞。
走到门口了,她忽然转身:“大人,什么时候能再打仗?”
“再打仗?”董策不由的失笑:“这我可说不上来,你这丫头,怎么还盼着这个?”
翟青桐奥了一声,没再说什么,自下去了。
出了门,冷风迎面。
“我不是喜欢打仗……女孩子家家,哪有喜欢打仗的?”她眼中闪过一抹悲伤:“我只是喜欢,和你并肩作战。”
“那个时候,离你好近。而现在,又离你很远。”
……
崇祯七年,除夕夜。
似乎是一眨眼的功夫,就到了崇祯七年的最后一天,腊月三十,大年夜。
董策微微吁了口气,把手中的狼毫放在一边的山形白瓷笔搁上,浓黑色的墨汁从密密的狼毫里面挤出来,在笔尖上凝结成一滴硕大的浓墨,晃晃悠悠的似乎要滴下来,但是却似乎又不那么的情愿。
董策看的有趣,深处手指微微一弹,一股震动从笔杆儿上传来,那一滴浓墨便是轻轻滴了下来。下面浅浅的白瓷托盘上是浅浅的清水,浓墨滴下去,瞬间氤氲开来,在水里舞弄出一团墨迹。接着那股墨色便是逐渐的变淡,消失,再也看不出一丝痕迹。
董策盯着那一滴墨看了好一会儿,方才抬起头来。
他往那张宽大的太师椅靠背儿上一靠,神色间有着掩不住的疲惫。
他的眼中布满了血丝,脸色也有些憔悴,对于身体素质极好的他来说,这种情况是很少出现的。这也说明在这几日间,他确实是累得够呛。
他伸手拧了拧眉头,神色间却有些喜悦。
董策那张比一般大床还要大出一倍的紫檀木大桌案上面,笔墨纸砚,文房四宝,一应俱全。笔是狼毫,纸是生宣,砚是澄泥砚,都不算是特别名贵的东西,但是往这里一摆,却是透着一股浓浓的书卷气。
在董策面前的右手边,还放着一摞小册子,足有五六本儿,堆起了三四寸高。
这一摞小册子,就是董策这几日工作的成果。
训练磐石堡战兵的工作在年后就要展开了,一切都得未雨绸缪,争取所有的准备工作都做的完善。到时候只需要人手到位,就立刻可以展开,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训练出一支强兵。董策很清楚,留给自己的时间并不多了。
已经把一些琐碎细小的事情都交代下去了,但是需要董策做的事情还是很多。
比如说训练方法。
这是一定要他拿主意才行的,如何作训,怎么样的一个作训强度,方法是否合理,直接关系了军队以后的战斗力。
董策虽然定下了要训练鸳鸯阵的策略,但是这并不代表着一个鸳鸯阵就可以解决所有的问题。鸳鸯阵是阵型的变化,算是一种发挥士兵集体作战力的极佳的训练方式,但是却并不涉及基本功。
所谓基本功,指的就是士兵个人的力量,速度,耐力,乃至于是个人战斗力,而涉及到军队这个整体上,则又是包含了军队整体的军纪、素质、荣誉感、面对压力时候忍耐的极限。
如此种种。
大明军中是有对士兵个人武技的考校的,也非常推崇练武习武,但是董策看来,却是颇不以为然。两军对战,个人的战斗力是几乎可以被忽略不计的,拉开架势,两个人捉对厮杀那是后世的弱智历史电视剧里面才会出现的桥段情节。真实的战争中,不大的那一片区域里面,挤进了几千几万人,到处都是人,根本没有什么辗转腾挪的空间,到处都是你兑我我推你。值此情境下,武功再高也发挥不出来。而且在那样高强度的厮杀中,大脑已经完全木了,只有机械的挥刀重复最简单往往也是最有效的动作。
要高强的武功有个屁用?
一百个武林高手或许可以轻松屠杀一百个训练有素的士兵,但是当把双方的数字都换成一万的时候,前者必败无疑。
董策不需要士卒有多么高深的武艺,只要身体足够强壮,耐力足够好,足够服从纪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