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周仲一怔,叫道:“那处怎么能藏银子?”
王通嘿嘿一笑:“便是能藏银子,又怎地能带出来?”
耶律斡里和看了看自己的腹下三寸,哈哈大笑:“那得看多大的银子了,被俺开过后门儿的娘们儿,藏住一锭百两的大银不在话下。”
这一番荤话惹得众人都是一阵笑。
这会儿的情况,董策不大了解,不过想来是大同小异的。那‘茶壶藏银’和谷道藏银,可是晚清时候库丁们盗窃库银的两大绝招儿。
其一,是谷道藏银。所谓谷道藏银,就是把银子塞进俗称肛门,雅称菊花,又称后门儿的那里,然后带出来。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这功夫,就跟练武艺一样,是一点儿一点儿的练出来,打熬出来的。
据说练的时候,是先小后大,先用煮熟了的小鹌鹑蛋里头塞,等适应了之后,再换成鸡蛋,然后升级为鸭蛋,最后升级为鹅蛋。塞进去之后,还不是一时半会儿的事儿,而是要讲究一个‘憋’字,得一憋一天,不能漏出来,这才算是合格了。所以连这玩意儿,是得有几分毅力才行的。
不过有付出就有收获,练出来之后,一次最多,可以把一锭八十两重的大银塞进去,然后若无其事的憋着,跳了横杆儿或者跨了板凳出来,换好自己的衣服,然后回到家里,再把这锭银子给拉出来。
要多让人不敢置信就有多让人不敢置信,可这的的确确是真的。
当然,在塞进去之前,须得用猪油把银子外头细细的打磨一遍,让它滑溜丢的,这才好塞进去。说起来,这八十两重的大银,横着也未必真有那鹅蛋粗。
当然,有正儿八经的苦练,就也有投机取巧的法子。据说老北京东四牌楼有一家药铺就配出了一种“开谷秘方”,这药水儿一灌进那里去,那地方就变得很松,跟个麻袋也似,轻轻松松就塞进去了。但是大这药水儿副作用也是极大,一辈子只能用一次,再多了,那里就废了。用一个专业名词讲叫脱肛。
可是这谷道藏银也有个缺陷,一来是老年人那儿松了,用不成。二来则是,夏天能用,冬天用不成。
于是,到了冬天时候,茶壶藏银粉墨登场。
按照规矩,里头的茶壶,带出来的时候,得把口儿朝下,看看有没有夹带。可是到了冬天,气温低,里头放上银子放上水,那银子就给冻得贴在里头了,自然是控不出来。
这也是一个妙招儿。
董策道:“要防备茶壶藏银,简单,只要定下规矩,不得私人带任何物件儿进去,想喝水,里面备得有大碗,里头生的有炉子,自己烧。”
“至于谷道藏银么!”
他沉吟片刻,道:“以后出来的库丁,便在大门口蹲上一盏茶时间,本官倒是不信了,这等情形下还能憋得住?”
刘大库赶紧谀词如潮:“大人英明!”
董策摆摆手:“回去办差去吧!”
物资太多,足足统计了三个多时辰,一直到的天光快要放亮的时候,才统计完毕。
前面是银子,后面是粮食布匹等等物资,统计起来就更加的繁琐了。像是绸缎,还要分门别类,有的连刘大库他们也不认识,就只好标明不详,然后专门放在一起。
看着那些白花花的银子,大袋大袋的粮食,一匹匹的绫罗绸缎,丝绸布匹,还有那些大牲口大车,李贵等人神色都很是振奋。
这些东西怎么得来他们不大清楚,只是知道大人带着家丁队剿灭了一伙儿土匪抢来的,至于过程,来由,起源等等细节,他们是一概不知道。
其实知道整个来龙去脉的,可能只有王通和石进两人而已,毕竟他们是见过邱平和刘发成的。就连周仲董策都没有告知,他毕竟年轻,城府浅了一些。而李贵几个,现在已经转向了民事方面,以后的军事行动,董策也不打算再让他们参与多少。苏大成大步走来,满脸的兴奋,手里拿着两张纸,近前来递给董策,说话都有些哆嗦了:“大人,统计出来了,您看看!”
第231章 二三零 丰收()
两张纸上,都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字迹,一张是白忠旗的,一张是刘大库的——两人写的若是有什么差错疏漏,那就要拿来说个清楚了。
赤金八十三两六钱。白银壹万叁仟贰佰陆拾两壹钱拾分;铜钱一千六百八十吊。
各色绸缎三百一十七丈六尺;各色染布二百四十三匹(一匹四丈)。
粮食,粟米五十四石,麦六十石。
大小人参,三十五支,共重三斤。
玉磬两块,玉如意一柄,玉带头三件,玉瓶一个。桂圆大东珠一粒,珍珠手串五串,珍珠项链三串,珍珠簪子十三支。大映红宝石两块,映蓝宝石一块。银镶箸五双,银茶匙三根,象牙筷子三双。
古铜海三座,宋朝笔洗两只,古剑一口,宋砚一方,端砚六方,狼毫笔十管,宣纸未计张数共一斤。
狐皮二张,貂皮五张,狼皮十三张。
铜锡器共三十五件,瓷器共八十四件。
珠宝首饰杂佩簪钏等物共一百二十五件,毛皮大氅共三件,绵夹单纱衣服共一百二十四件,帽五十四顶,鞋一百二十双,靴十四双。
一行行数字,代表是的白花花的银子,黄灿灿的粮食。至于珠宝的价格,更是难以估计。
刘大库毕竟只是一个仓大使而已,虽然知道哪些东西值钱,但却是不知道到底值多少钱。这些珠宝首饰的具体价值,最好是请当铺里面的大朝奉好好的看看,才能估量出来。
但是根据刘大库的估算,这些珠宝首饰皮毛等等,折合下来,至少两万两银子是跑不了的。
当然,值这些钱,并不意味着就能卖出这个价格。
这些数字并不夸张,要知道,这可是整个蓑衣渡几乎所有的财富,尽数集中于此。蓑衣渡怎么说是一处大镇,千户人家,在这晋北之地也算是富庶,更有像是苏家等几个大户人家。其实这些银钱,多半都是出自于那些大户人家和中户人家之中,一般小民,确实也是没多少油水儿的。
先是落入土匪手中,但是事实证明,他们最终也就是个运输大队长的命。
虽然寒风凛冽,董策却是觉得心中一阵滚烫的火热。
深思熟虑,筹划良久,一举功成!
这,便是对自己的报答。
这些物资不但解决了目前的燃眉之急,让磐石堡能够轻松支撑到明年收获之时,更是让手里的资金一时间变得极大的充裕。有钱有粮,许多计划也就可以一一开展了。
不过董策也知道,像是昨日这样的事件,是可一不可再的。
毕竟方圆数十里之中,富庶如此的,防备之疏漏如此的,也就只有蓑衣渡一个而已。一般的村堡,又难打又没什么油水儿,想多捞油水儿,那就只有去打县城了。可是县城是这么好打的么?按照这片土地上数千年来的规则,打村镇,你是土匪,一旦攻打县城,那就是造反了!
而且这种事儿一旦再发生了一两次,明眼人就都能看得出来这土匪和你董二郎脱不了干系。虽说官面上都讲究一个过得去,董策来得是阴的不是明的,也没打谁的脸,只要是不被人拿住把柄也没人能怎么样。但是这样做,终归就是下下之策了。
但是以后的事儿,谁又能说得准?
董策挑了一件儿黑色的毛皮大氅,几张上好的毛皮,三匹绸缎,十来株人参,还有一些首饰装满了一个盒子让王通拿回安乡墩去。
刘大库和苏大成赶紧把这些东西从账册上划了去。
这时候天色已经大亮,众人也很是疲惫,一夜忙活,也是饥肠辘辘。李贵赶紧找了人烧火做饭。
这时候百姓们也纷纷起来做工了,董策干脆便
借着这个时候去四处里巡视了一番。
结果还是让他满意的,百姓们起的都很早,上工的时间大致是后世的上午七点不到的样子,这样就可以保证一天干活儿的时间很长。他们的精气神普遍还算是比较高昂,董策还上去看了看,跟几个百姓说了说话,问询了一些情况。若是问到什么官员上官违法克扣的事儿,他们定然是不敢说实话的,但是董策根据他们的反应也能够看出来的。
行走其间,董策注意观察了一下他们身上的衣服。
比之刚来的时候要强了许多,多半都是穿着黑色的棉袄,看上去倒还算暖和。
“自从他们来了之后一共发了几件儿衣服?”董策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