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崇祯七年-第19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策马在一边,手里拿着一个小小的蓝旗,扫了众人一眼,上下挥了挥,王通便是扯着嗓子喊道:“忠字都,出列,向前十步,准备射击!”

    “是!”

    第一排的十六个人齐声应是,向前正对着自己那个靶子大步走去,走到距离靶子大约八十步的距离停下。

    他们都已经举起了弓,搭上了箭,只等待王通的射击指令。

    他们用的弓都是最典型的明弓步战弓。

    明弓和清弓有很大的不同,相比起清弓粗大的梢,明弓的梢要小很多,属于两段反曲弓臂,大反曲带垫短稍,而清弓则是一段反曲弓臂,大反曲带垫长稍。明弓的弓弦也要比清弓的短不少,整个体型看起来要小得多。

    相对于清弓,明弓的效率更高,回弹和减速更快。清弓则是为了抵近了发射重箭,增加杀伤力,而牺牲了效率。

    他们的弓董策曾经拉过,按照后世的标准,差不多是一百二十磅左右的拉力,换成这个时代的单位就是九十斤左右,属于明弓战弓里面的中等弓。

    规格很统一,几乎没有差别。

    一百二十磅左右的拉力,差不多和那些缴获的后金兵骑弓拉力一样,比步战用的后金军大铁弓要差得远。

    这也就是董策这些手下,一个个又高又壮,被他用大量的肉类和足够的粮食养的体格惊人才能拉开这中等战弓,若是换成一般的明军,就拿营养不良的虚弱样子,怕是下等战弓都拉不开。

    “发射!”

    王通一声令下,众人纷纷张弓,他们的动作几乎是一个模子里面刻出来的一般搭箭快,眼直视前方,前手主定,后手加力,前手把弓如月出,后腿有点儿像是瘸子。这就是训练一群没有军事基础的百姓为军兵的好处所在了,他们几乎是一片白纸,可塑性非常好。

    而这个射箭的姿势,也是严格按照戚继光的兵书中练出来的,每个人都很标准,也就是俗称为的‘大架射’!

    随着一片蹦蹦的弓弦震动声响,十八支箭离弦而出。

    然后便是一片咄咄的钢铁箭头钉进木头靶子里面的声音。

    站在靶子不远处的王浑瞧了一眼,大声报数道:“人马靶,尽数命中;人靶,五中三失。”

    董策在一边面无表情的看着,心里确实对这个结果还算是满意。

    而后王通又是大声道:“一百息之内,射出十箭!开始!”

    “是!”

    众人又是齐齐应是,并不慌乱,而是开始沉稳的张弓搭箭,瞄准自己面前的靶子射过去。

    他们之前在射箭操练的时候,对于射速都有一定的要求,因此本身射击的速度就比较快,此时并不慌乱。而且多半心里也都有底儿,知道自己一百息之内射完十箭是没有问题的。

    嘣嘣、咄咄的声音不绝于耳。

    许多书中,经常能看到什么连续拉上五六次,多则七八次强弓,弓手就会力竭的说法,其实用文雅一点的话说,这纯粹是无稽之谈。

    在一个王朝正常的年代的军队中(晚明和宋末的西军意外的军队不算在内),一个经过长期训练的合格步弓手如果不能以急促射连续发射十二箭以上,那就是垃圾。就算状态不好,没休息好,没吃好,急射十二箭也是最低限度。正常情况下,弓手的连续射水平,平均能维持在四十八箭以上,也就是射空了两个箭壶。

    且不说他们,就算是后世的国内传统弓爱好者,一般一个经过三个月正规训练的普通体型,普通体质的男人,在使用复原的弓力为七十磅上下清弓的时候,都可以做到每分钟十发。英国长弓协会提供过数据,实战中好的长弓手用一百三十磅以上的战弓最高纪录每分钟十七发,后世的一位威尔士射手则在不考虑准确度的情况下,最高记录为二十四发。

    在中世纪的英国,合格的长弓手在使用拉力为一百三十磅到一百五十磅长弓的时候,必须做到长时间压制射维持速度,可达每分钟七发,可连续射击十五分钟到二十分钟

    而其实还有一个最起码的常识,弓手就算没力了,最先疲劳的永远不会是拉弓手臂,而是持弓的手臂。因为实际每次开弓持弓臂承受的反作用力和拉弓臂相同,而它还要随时多出弓身的自重。

    (怎么样,扫盲了吧?哈哈哈哈哈哈哈……俺说过的,俺是考据党,俺的上一本书,也犯过类似的错误,唉,当时还是图样图森破啊。)以下不算钱:ps(《天工开物…佳兵第十五》中有记载。战弓按拉力分为上、中、下三等,上弓120斤、中弓90斤、下弓60斤)

    他们是久干农活儿的,手脚粗糙,力气极大,一百息拉弓十次,不过等闲而已,所虑者,无非是命中率而已。

    一百息之后,王通大声道:“停,都不准射了!”

    而后他和王浑两人检查了一下,得出了成绩。

    所有人都在一百息之内把十箭射了出去。

    目标是人马靶的八个人,有一个十一中十一,两个十一中十,一个十一中九,剩下的四个人则都是十一中八。面对目标要小得多的步人靶的八个射手成绩就要差一些了,全中的一个没有,一个十一中十的,剩下的都在十一中四和十一中九之间。

    然后又是互换目标,之前射击步人靶的换成人马靶。

    又是一百息内的十轮射击。

    而后又把后面的两个都给换上来,各自射了二十一箭。

    戚少保在练兵实记里面记载的这个法子非常之省力简便,不过是半个时辰不到的时间,所有人的成就便都出来了。超等射手只有一个,是忠字都马贼出身的一个家丁,唤作是董忠贤的。他长的白白净净的,人也秀气,身材又高又瘦,不像是马贼,倒像是个书生。他射出的箭,几乎在靶心挤成一团,这说明他的箭路很直,很稳,手也很沉稳,发挥非常稳定,几乎不会有什么波动。而且箭簇都是深深的钉进靶子里面去,说明他能轻松的驾驭弓箭,能发挥出比规定的拉力更大的磅数来。

第192章 一九一 分组对抗() 
董忠贤却是个知进退的,说话也有条理,更让董策起了几分爱才之心——

    超等射手之外,准超等射手一个没有,准上上等有三个,准上中等有两个,准上下等有七个。剩下的都是在准中上等和准中中等这两个层面上。竟然还有三个是准中下等,所幸没有一个是准下上等、准下中等、准下下等。

    还是按照常例,从超等射手到准上下等都有赏赐,从九钱银到六钱银不等。这是上等,是需要奖赏的,而准中上等和准中中等,则是没有赏赐也没有惩罚,毕竟做到这一点,乃是本分而已。

    而三个准中下等的,则是被董策下来捆起来鞭打二十,并择日再考,若是还没到准中中等及以上,则要开革出家丁队!

    挨鞭子这些家丁们不怕,反正从开始站军姿到现在,没挨过打的也没几个,但是开革出家丁队,对他们却是生死攸关的巨大威胁。一想到被开革出去之后那凄惨的境地,顿时心里便充满了向上的动力。

    而后便是正式的演习。

    董策把家丁分成了两队,分别打蓝旗和红旗,也就是蓝队和红队。

    蓝队是忠字都十六人,都是骑兵。而红队则是毅字都和勇字都,本应该为三十一人,但是有三个倒霉蛋儿在之前的射箭测试中名列后茅,给一顿鞭打至少今天是没法子参加了,是以一共是二十八人,他们并未骑马,扮演的是步卒的角色。

    “蓝队为骑兵,也就是咱们的家丁。红队,你们乃是土匪,都是步卒,刀剑也配不齐全,便是连弓箭都没有!”

    “以一个时辰为限额,一个时辰之后,哪边儿活下来的人多,就算是哪边儿赢了!输了的,今天伙食一律减半!”

    众人一听,心里都是犯了嘀咕,只是心思却是各自不同。

    勇字都和毅字都的纷纷想到,咱们二十八个人,他们才十六个人,就算他们是骑兵,咱们是步卒,最后谁赢谁输也说不准!

    忠字都则同样是信心满满,身为骑兵,看着步卒,自然就有一股优越感。

    董策瞧了他们的表情,心里微微一笑:“别看只是一个简单的训练,几句简单的规则,其中的道理大着呢!说是千变万化也不夸张,能衍生出无数的战术来。你们很快就能发现其中的陷阱了。”

    他高声道:“王通,你指挥蓝队,耶律斡里和,你指挥红队。都来本官处来领武器。”

    红队用的都是木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