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此外,一个叫做‘箫氏家族资产管理委员会’的机构占据了9%的股份,更是让厉东升意识到,镜湖体系的崛起并不简单。要知道,类似的机构都是一些家族为了管理家族庞大的资产而设立的机构,目的就是为了避免败家子的出现而导致家道中落。
一般来说,这种机构都是在国外比较多,国内的话香江、海州和北平等地也是陆续出现,厉东升并没有想到偏远的滇西北居然有这样的机构,这说明了镜湖体系的创立者拥有着深远的国际视野。
而镜湖公司的控股者并不是法人,而是个人‘萧风’这个名字也算是第一次走进了厉东升的视野,在此之前任何的媒体公开报道中,都没有这个人的出现。这意味着,或许这个人或者这个名字背后,才是镜湖体系的核心!
不得不说,厉东升的判断还是很准确,仅仅通过未曾公开的镜湖公司股权分布,就很快地发现了镜湖体系的灵魂人物。
…… ……
厉东升带领着团队在资料室里细致地研究镜湖公司的崛起之路,马晓军也是在姚州市委宣传部工作人员的带领之下直接找到了徐梦瑶,提出了自己调研的申请。
得,徐梦瑶一看这个架势,在电话里和萧风稍微沟通了一下,直接让工作人员把马晓军送到了厉东升那边。反正一只羊是放,两只羊也是赶,都凑到一起了!
其实,镜湖体系从成立之初就开始了奉公守法的历程,无论是缴税纳税还是征地施工,仰或是员工待遇等等决策,完全都是在共和国现行法律的框架之下进行,任谁也无法从中挑剔。
当然了,即便萧风用于创建镜湖公司的资金来历有些突兀,不过萧家作为传承数百年的大家族,弄出点黄金也不是没有可能。
在镜湖体系发展的过程中,滇南农业开发银行的五亿元低息贷款或许会被有心人放在放大镜之下仔细研究,但是镜湖乳业、镜湖牧场的优异表现,则是让仅有的一点瑕疵也变得若隐若现了。
细细算下来,无论是学术界还是媒体对镜湖体系的调研,都不会暴露出镜湖体系的任何问题,唯一会遭遇困扰的人只能是萧风罢了。
作为镜湖公司的最大股东、镜湖乳业、镜湖牧场的唯一投资人,萧风身家亿万的消息在银杏村并不是秘密,只不过村民们很少把邻家男孩萧风和亿万富豪联系到一起罢了。
现在,镜湖牧场的肉牛存栏量达到了两万头,根据目前每头肉牛出栏价格10000美元的价格,这就是两亿美元的价值;镜湖牧场每天可以为镜湖乳业提供600吨的鲜奶,生产出20万件乳品,日销售额超过了一千万!
按照财经界惯用的市盈率水平来计算,镜湖牧场和镜湖乳业这种高成长性的企业起码超过15倍,萧风的身家就要往百亿RMB的规模上靠了!
一旦学术界的报告和媒体的报道新鲜出炉,三年前还只是普通打工族的萧风如今居然成为了百亿富豪,成为福布斯富豪榜的新贵,这种消息足以成为所有媒体的头条!
可以预见的是,到时候将会有大量的媒体蜂拥而至,试图采访萧风,注定极大地干扰萧风的正常生活。
不过,事已至此徐梦瑶也无力去改变太多,只希望到时候媒体和民众的热度降下来之后,自己和萧风的生活又能够恢复平静。
当天晚上,徐梦瑶设宴款待了厉东升和马晓军等人,隐晦地提出了在报道中尽可能地避免过度凸显‘萧风’个人状况,让学术界和民众的注意力放在镜湖体系的发展上,而不是专注于某个个人。
对此,厉东升和马晓军也是没有太多的推迟,同意了徐梦瑶的请求,毕竟他们是来结善缘的,不是来揭露阴暗面。
不过,厉东升和马晓军还是低估了媒体和民众的好奇心,也低估了媒体的强大力量,等到调研报告和采访报道公诸于世之后,萧风的个人状况很快被神通广大的媒体所获知,福布斯富豪榜和胡润财富榜也声称‘萧风’将成为2010年华夏大陆富豪榜的新晋富豪!
不过将来的事情他们还不太清楚,他们在品尝‘萧家私房菜馆’的美味之后,又开始了没日没夜的调研工作,一点一滴地把镜湖体系崛起的线路、关键点厘清。
对于他们来说,这一次的银杏之旅堪称神奇,因为他们见证了一个新兴财团的崛起!(未完待续。)
【345章】 松茸航班()
虽然镜湖体系的灵魂人物‘萧风’并没有在接风宴上出现,但是徐梦瑶的表态也足以表明镜湖体系的立场,厉东升和马晓军自然不会反其道而行之。
有了徐梦瑶的许可,厉东升和马晓军在银杏村的调研工作顿时顺利了起来,他们不仅仅可以自由出入任何一家企业,翻阅一些未曾公开的资料,还可以随时向镜湖体系的员工以及银杏村的村民进行采访。
可以说,镜湖体系正在以一种前所未有的开放姿态,迎接学术界和媒体的靠近,它的光芒正在绽放。
…… ……
马晓军是已经记者,除了喜欢用详实的数据来让自己的报道更加具有说服力之外,一些恰到好处的照片也能够发挥意想不到的巨大作用。
这一次,马晓军也如同往常一样把自己最新款的佳…能…D550带到了银杏村,准备好好地用自己的镜头来描述镜湖体系的情况。
不过让马晓军始料不及的是,他运气有点不太好,正好赶上了雨季,整个镜湖地区烟雨迷蒙。这一天从镜湖公司的资料室中出来后,看着漫天飞舞的雨丝,再看看阴霾的天空,马晓军也只能感叹自己的单反毫无用武之地。
撑着伞沿着澜沧江岸边的景观道漫步听着烟雾缭绕的澜沧江河谷这种发出的巨大咆哮声,这种只闻其声,不见其景的状况也是颇为吸引人。
来到银杏村已经两天,马晓军通过纸面上的一些资料,对镜湖体系的崛起之路也有了一些认识,越是了解更多,他越是惊叹于它的高速成长。
抛开镜湖牧场和萧家农场能够培育出顶级食材、顶级牛奶和顶级牛肉的技术性问题不谈,在马晓军看来,‘镜湖体系’很好地抓住了‘美景、美食’这两大要素,市场定位相当恰当。
纵观镜湖景区的崛起,无不围绕着这两大元素进行规划、建设,而不断涌入的游客又反过来提升了镜湖景区的知名度,使得‘银杏美食’更加深入人心!
从马晓军目前所掌握的情况来看,镜湖体系其实包括了镜湖公司、镜湖牧场、镜湖乳业和萧家农场等四家核心企业,大量中小型企业作为补充的格局。
若是之前有人告诉马晓军,有人两年之内在一片不毛之地创建了一个年产值突破30亿的庞大体系,他多半会认为是天方夜谭。毕竟滇西北并不是长三角、珠三角等经济发达地区,这种规模的国民生产总值甚至比整个滇西县还要高出不少!
不过,这样的一个经济奇迹就活生生地出现在马晓军面前,让他对于镜湖体系未曾露面的灵魂人物萧风产生了更多的好奇心!
若是能够让萧风主动接受采访,那就好了!
就当马晓军浮想联翩的时候,前方的钢索桥附近传来了一阵阵喧闹声音,顿时引起了他的注意。
马晓军走近一看,发现穿着统一亮光马甲的‘新鑫物流’员工正在冒雨把小货车上的箱子卸载,然后装上在一旁等候的箱式冷藏车。
新鑫物流在国内也算不小的物流公司,其在海州也有强大的物流网络,马晓军没有想到新鑫物流的业务居然开展到了银杏村。在镜湖公司的资料中,并没有看到‘新鑫物流’存在的痕迹,看来镜湖体系的许多秘密还需要深度挖掘才行。
“师傅,请问一下你们正在装卸的货品是什么呢?”马晓军拉住一个工人,开口问道。
根据马晓军的目测,眼前这座钢索桥自然是无法承受20吨重的大型箱式冷藏车通行,因此进行分段式装卸活动也成为了必然。不过看着‘新鑫物流’的员工冒雨工作,一个二个拼了命地干活,马晓军顿时对这些货品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或许,这是一种了不得的特产?
“这是萧家农场的新鲜松茸,装车送往机场,明天早上就可以在东京的超级市场销售了!”新鑫物流的员工略带自豪地笑着,露出两排洁白的牙齿,说道:“为此我们公司特别租赁了两架波音737…300型的全货机,每天朝东京发送15吨新鲜松茸!”
原本从春城调动到银杏村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