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回上国大皇帝,陛下之大军精锐无匹。宣大1战外藩小王束手9擒,辽东1战女真叛军灰飞烟灭。小王望之,甚是震怖,心生惶恐,心生敬服。”
朱弘昭缓缓点头,陪同赴宴的文武大臣也都放心杯筷,坐正身子等着这场谈判,随林丹汗赴宴的蒙古贵戚也坐直了身子,等着他们命运的宣判。
“自我大明初立以来,数征塞外大漠,几乎可以说是将塞北逆元旧人斩杀殆尽,洗去了我中国之耻。而如今之蒙古部落,多是当年西征部众东迁形成,又成了我大明的心腹大患,前有英宗以及武祖宣府亲征,后又有去年宣大之战。林丹汗,你们说说,朕该不该放你们回去?”
林丹汗拱手:“陛下自有圣断,小王不敢非议。不过诚如陛下所言,塞外蒙古旧地在,蒙古人是杀不完的,小王等久居中原之地,塞外豪杰辈出,35年内又会有1新汗产生。陛下是否放归我等,无碍大局。”
9是这个道理,扣着他们也没多大用处。
朱弘昭笑了笑道:“可蒙古是我大明册封的藩属,这边防之事始终是个问题。朕有心休养35年,等蒙古旧地产生新汗,再发天军百万,可否1鼓而灭之?”
“陛下英明,小王大胆度测,陛下另有高策,还望示下。”
辽东女真人基本上可以说是灭族了,林丹汗哪敢继续嘴硬说什么蒙古豪杰,真惹得大明出征塞外,倒霉的也只有蒙古人。
固然,大明会折损国力,可这是早晚能休养过来的。而且不时的大打1仗,也是明军的传统,可以保证边军的战斗力和有经验的将领。
从大明立国至今,没有战争的年头还不到2年,可这2年都是在为战争而做准备。大明可以说是连年在战,初有胜败,可获胜的始终是根基深厚的大明。
而蒙古,经不起犁庭扫穴式的打击,对大明来说是折损国力,对他们来说9是元气大伤,极有可能被打的族灭。
甚至9边马市封锁十年,蒙古人9会因为缺少食盐而崩解。
“朕听闻瓦剌诸部中有准噶尔部,雄踞塞西甚是张扬。朕欲置蒙古省,编民造籍,取消边禁,使汉蒙两族能自由迁移,做买卖,蒙人也可读书科考,在1两代内,消泯旧恨。并以亲王之爵相待于尔,至于准噶尔部,则是祭旗之物,汉蒙出军并肩,如辽东之战1般,用他们的血,书写汉蒙1家之誓书。”
说完,朱弘昭身子前倾,盯着林丹汗。
这已经是他的最后通牒了,林丹汗不答应,那他只能选1个新的蒙古大汗,在新汗的辅助下统合蒙古诸部,借蒙古人的刀锋将日益壮大的瓦剌人准噶尔部族消灭。
有黄金家族血脉的人,不少,非常的多。
可林丹汗这1支9剩他1个人了,他连个孩子都没有,想要捣鼓出来1个林丹汗的继承人或遗腹子来说,不是什么难题。
甚至不用这么麻烦,直接选上几个蒙古大汗出来,塞外9会自己再乱1次。
林丹汗干咳两声,他有些堵气,轻拍自己胸口,抬头问:“陛下,我蒙人若融入中原,除了养殖牲畜外,可有其他营生?科考方面,小王并不抱希望。”
“投军,朕会在不久后梳理军制,精简军队,提高军士待遇。蒙古人勇悍,朕还想着借助你们的力量,1举打到西方去。西方之地远离大明万里,朕也难以管理,会赐出1些土地,许你们世代牧马,如何?”
“至于科考,每科朕可加增5名额,3给与蒙古,2给与彝人。也会让你们在朝中有人,不会受苦了没处伸张。持续十科,3年内对塞外设立书院,进行教育。这足以培养两代人,若蒙古3年后还无法考得进士,那朕也爱莫能助。”
打又打不过,搞封锁又会被大明封锁成残疾人,现在的大明军力强盛,还有1个边塞出来的皇帝,林丹汗不得不妥协认命。
个人的意志,在大势面前是微不足道的。
林丹汗年青时不会这么容易屈服,可他已经堕落了,开始迷信宗教,甚至可以说是有些不在乎世俗的有些东西,世俗的东西,只是他优渥生活的1种保障。
蒙人羡慕不羡慕大明的百姓?羡慕,在哪都会被剥削,而塞外本9出产贫瘠,贵人们为了生活的更好,对底层的牧民压榨是非常的狠。
而大明缺少9是1颗公正的心,很难取信蒙古牧民,若能取信,蒙古会自己瓦解。
朱弘昭的刀,会让官员们学会公正的对待归化蒙古人。
这样,事情9简单了。
看看明初,朱元璋和朱棣的刀狠不狠,公正1体的对待蒙古出身的将领,归化的蒙古人编入军籍,也1样会顺着军令作战。
解决蒙古的问题,9是解决蒙古贵戚的问题。
朱弘昭为了休养,才不愿意再次动员军队,否则俘获的这批贵戚扣留,大军出塞绞杀其他贵戚,如后来的满人那样,可以将蒙古收拾的妥妥贴贴。
更关键的是,1旦大军出塞,打的蒙古诸部贵戚活不下去,这些人带着部众西迁投奔准噶尔部9麻烦了。
原来的蒙古人在明初都变成徐达、蓝玉等人的军功,后来首先崛起的东迁回来的瓦剌人,瓦剌是瓦剌,蒙古是蒙古。
英宗亲征,打的9是寇边的瓦剌,结果土木堡1事9不说了,后来瓦剌在北京城下元气大伤,回到塞外才让东迁回来的蒙古各部缓了口气。
在北方边防上,明朝的策略9是有选择的扶持蒙古人,这时候的蒙古人不敢自称蒙古,而是鞑靼,让他们成为自己与瓦剌人之间的缓冲。相对于被阉割了的鞑靼蒙古人,瓦剌人更像蒙古人1点
准噶尔部9是瓦剌诸部之1,现在强盛起来,用准噶尔这个词,代替了瓦剌。准噶尔部原名绰罗斯,与和硕特、杜尔伯特、土尔扈特3部1起组成了瓦剌。
真算起来,真正的蒙古人已经死绝了,从政治上来说,明初的时候塞外9没了蒙古,有的9是瓦剌和鞑靼。
现在的蒙古,9类似于建州女真,属于后女真,后蒙古。
9如同匈奴人1夜时间消失了1样,1夜的时间乌桓人可以变成鲜卑人。
现在的瓦剌最强的准噶尔人,鞑靼最强的插汉人,都是披了1层蒙古人的皮,保留着蒙古的传统,却失去了蒙古开阔进取的精神。
不过准噶尔人靠近西方,没少和那边的人打仗,相对于插汉部来说更勇悍,也更精通火器。毕竟真正的蒙古人可不迷信骑射,他们迷信的是武力,什么强9学哪个用哪个,讲的是实用主义。
所以,在朱弘昭考虑中,鞑靼人后裔的插汉等部有保留的余地,毕竟靠近中原,有1定汉化程度。瓦剌人后裔的准噶尔部,9没了保留的余地。
将蒙古设省的事情交给内阁,在京中为林丹汗建立蒙王府邸交给工部、礼部,同时军机处开始筹集装备,和将领,准备以宣大俘获的以及宣大军团的蒙古骑兵组建大约7营骑兵,作为征讨准噶尔的蒙古方面军。
丞相府设立也已经提上日程,今天这种事情完全可以交给内阁去办,只是林丹汗这个人是蒙古大汗,自己这边内阁们身份、血统上压不住,在京又没有皇室亲王能用,朱弘昭这才出来1趟走个过场。
否则,林丹汗有心归顺,也会因为脸面问题而僵持。
第375章 女色与杭州()
琼华宫的玻璃温室里,数名宫女各提着1桶木炭进来,添入中央、4周的炭火盆里,维持着温室内的温度。
朱弘昭1身粗布短襟,手里拿着菜篮子揪了几根黄瓜还有西红柿,提着篮子慢悠悠要出去,突然左良玉在温室外招手,想也不想9躲到黄瓜藤架里。
李家姐妹又来找他了,两姐妹为了谁当皇后吵得不可开交,更准确的说法是两姐妹要1起当。同时封两个皇后,内阁说什么都不答应,这是会出大问题的。
内阁不答应,他总不能因为这个事情将现在的用的称手的内阁换掉吧?还想着等上几年,等下1批更听话的内阁上来,到时候这9不是个多大的问题。
李家姐妹又担心以后出变故,即不愿意只封1个,又不愿意等着,两个人谁也不让,搞的朱弘昭头很大。
李秀娘只是瞥了1眼,没看到朱弘昭9转身走了,李幼娘跑到温室里,逮住宫女询问,宫女哪敢出卖朱弘昭,推说未见,于是小的也悻悻走了。
吃1口清脆黄瓜,坐在藤架丛里,朱弘昭探头看了看,没见左良玉打招呼,91直待在这里。
外面,琼华门将左良玉装傻充愣,总算把这两个惹不起的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