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官窥-第99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上午的座谈,是的省委常委、政斧的正副省长、人大、政协的领导都参加了。

    这种形式的座谈其实没有什么太大的意义,参加的人数多,谁也不会说什么出格的话。有些人有心里话也不敢说,说出来,岂不是被其他人都听到了,万一得罪人怎么办。

    罗文耀早就知道会有这种情况,所以下午的座谈采取一对一的方式。有什么想法可以畅所欲言,觉得云湖省的某位干部有哪些工作做的不好了,也可以说。

    而且按照上面交待的工作程序,每位常委是必须指出另一名常委的缺点,并且每位常委还要指出书记和省长的一个缺点。

    之前最高首长在联系点的时候,就是让人这么发言的。所以,这种工作方式也就被贯彻下来,政局委员在和联系点的常委谈话时,必须让他们说缺点指错误。

    要是人都是对本级官员一片赞扬,那谈话也就失去了意义。

    这样的座谈方式,其实云湖省已经知道了,毕竟有了先例。但是,很多官员没想到罗文耀真的会这么执行。

    而且这种事就算事先猜到了,也没办法做准备。难道跟其他常委说,到时候你别说我的缺点啊。

    到了省部级层面的官员,说话是不会这么没水平的。

    所以,这样一对一的谈话进行了一天半的时间,罗文耀也收集了一些云湖省常委平时工作的问题。

    当然,国家领导人也不会拿这些问题大做文章,只要向对方指出对方改进了就行。

    这也是符合国家提出的“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体要求。

    照镜子就是发现自身问题,很多问题不是自己能发现的,也要由别人发现了告诉自己。

    当然,既然是座谈,也就是让云湖省的常委畅所欲言。

    在和梁宇翔谈话的时候,梁宇翔就说曾有位干部对他提出了一个量化考核干部的概念,同时梁宇翔还对这个名词进行了简单介绍。

    罗文耀是吏部尚书,考核干部是他的本职,所以他听了非常感兴趣,就问这个考核办法很新颖,是谁提出的?

    梁宇翔便道:“是省人大的一位同志,叫魏昭兴。”(。)

第930章 量化考核() 
如果没有之前胜利湾小区的事,罗文耀对魏昭兴这个名字是没有概念的。

    但有了之前的事,罗文耀便道:“那位同志工作很尽责,这个量化考核是他提出的?”

    梁宇翔点头道:“是的。这位同志曾经做过市委书记,后来到了省人大工作。这项量化考核干部的概念,是他经过一段时间研究后,向我提出来的。他提出的本意,只是想找我商量一下,他说他的这个想法还不成熟,希望我能给些意见。但我并没有干过组织人事的工作,没办法提出很好的意见。正好这次罗部长来到我们云湖省,所以我就代他提出来,想听一听罗部长有没有什么好的建议。”

    像这种类型的座谈会,地市的市委书记都没资格参加,魏昭兴这种二线官员,更是不会有跟罗文耀座谈的资格。

    所以只能依靠梁宇翔,帮魏昭兴把手中的牌打出去。

    这个量化考核干部的概念是徐岩峰和魏昭兴一起想出来的。

    当初焦森告诉徐岩峰,罗文耀可能会将云湖省做为联系点后,徐岩峰就和魏昭兴商量过了。

    当时徐岩峰就分析,罗文耀这么大的官,是不可能陪着魏昭兴做戏的。

    如果需要焦森提前跟罗文耀打声招呼,然后让罗文耀陪着魏昭兴做戏魏昭兴进行表现,那罗文耀这个吏部尚书也太不值钱了。

    而且那样作假,也会显得魏昭兴很没水平,需要靠做戏获得提拔。

    所以,当时徐岩峰和魏昭兴商量,必须要拿出一件实打实的工作或者成绩,来向罗文耀展示自己。

    而且这项工作必须是别人没做过的,这样才能盖过其他人。再加上罗文耀的表扬,魏昭兴才可能获得再次起用的机会。

    这是一场实实在在的硬仗,那些小阴小谋在罗文耀面前根本不可能起作用,必须来点真的。

    于是两人商量,既然罗文耀是吏部尚书,那就从组织人事的改进上提出一些观点。

    魏昭兴干过市委书记,了解目前考核干部的弊端。他经过仔细研究,借鉴了国外大财团对员工考核的方式,并与徐岩峰研究分析后,提出了量化考核的概念。

    同时经过这几个月的研究分析,基本上已经成型了一套东西。

    也幸亏中央最后定的云湖省是罗文耀联系,如果换成别人,比如宣传部长、副相等人,那这套东西给他们说,就有点不合适了。

    东西成型了,就要想办法告诉罗文耀,在他面前表现一番。

    所以,徐岩峰起初还是使了点小计谋罗文耀对魏昭兴有一个好的印象。随后再让梁宇翔在罗文耀面前先开个头,引起他的兴趣,那么接下来就可能会轮到魏昭兴出场了。

    听了梁宇翔的介绍,罗文耀道:“你们云湖省组织部有没有拿出什么意见?”

    梁宇翔道:“没有,昭兴同志可能跟我比较熟悉,所以直接找到我跟我说的。”

    罗文耀点点头:“这个想法很新颖。具体的你还能再说说吗?”

    梁宇翔微笑道:“怕是要昭兴同志来介绍,这东西是他弄出来的。”

    罗文耀笑了笑,他也精的很,知道这是梁宇翔变向在向他魏昭兴。不过这也无所谓,这种至少是对方拿出工作成绩来向自己展示,总要比那些手头上没成绩,却到处托门子找关系,来让自己提拔的人强多了。

    而且罗文耀确实对这个量化考核很感兴趣,于是便道:“这样吧,这次跟我一起来的有几名吏部的同志,等座谈完了,我们再专门听一听魏昭兴同志的介绍。”

    这话一说,梁宇翔心中一阵轻松。下面魏昭兴能不能被罗文耀看中,就要凭他自己的本事了。

    座谈会是一天半结束的,结束的时间是下午五点半。

    华庆彪这一天半并没有再陪着罗文耀等人,毕竟罗文耀和常委们谈话,也用不着他了。华庆彪还有许多的事情忙。

    主要负责陪着罗文耀等人的,就是梁宇翔和省委组织部长黄元启。

    座谈结束了,梁宇翔和黄元启便走进会议室,罗文耀便道:“宇翔同志,你让魏昭兴同志进来一下。”

    魏昭兴早已经等在门外,梁宇翔派人喊了他后,他便走了进来。

    黄元启有点诧异,正在心中胡乱猜测,罗文耀道:“宇翔同志、元启同志,你们一起坐下来听听吧。”

    黄元启嗯了一声,找了个位置坐下。

    然后罗文耀对魏昭兴道:“昭兴同志,你坐。”等魏昭兴坐下后,他又问:“听宇翔同志说,你搞出来了一套干部考核的东西,我很感兴趣,能不能听你详细的介绍一下。”

    魏昭兴忙说好的。

    虽然之前梁宇翔已经对罗文耀做了一个简单的介绍,但现在魏昭兴还是要重头再说一次。

    只听他说道:“从事党政工作和人事工作的同志,可能都有一个感受,那就是选拔干部的标准不好把握。我之前做过市委书记,这一点我也深有感触。我们目前考核干部的方法是在革命时期创建的,那时候很先进,但现在我觉得有些过时了。现在要还用以前的一套考察干部的办法,就很容易陷入形式主义和教条主义。”

    “而且民间有一种说法,说我们考核干部就像相声说的‘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说不行,就不行,行也不行’。为什么会有这种说法,就是因为我们没有一个明确的考核手段,没有一个公开公平公正的平台。”

    “比如一个地级市有10个县,那么这10个县的县委书记都想干出成绩得到进步。几年后,其中一个县的县委书记被提拔为副市长了,其余九个县的书记就可能要问为什么。组织部门的干部就会说,被提拔的县委书记在这几年干出了成绩。”

    “干出了成绩?其实是一句很空洞的话。难道其余九个县就没干出成绩吗?组织部门的干部可能又说了,那个被提拔的县委书记干出了一项很大的成绩。或许情况确实如此,那个书记干出了一个大成绩,其余九个县都是小成绩。但大成绩就一定比小成绩受到肯定吗?也不尽然,也要看别人干出了多少小成绩。可能人家干出了10个,20个,这么多小成绩就比不上那一个大成绩?”

    “可能组织部门又说了,那个县的书记带动了全县的gdp有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