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雨神湖捕过一条百多斤的雨神鱼,当时好多人去看,可惜老汉不在家。”
“雨神湖好放鸭子,那你为什么不去呢?”陈青云又问。
“那里放养的鸭子,产的鸭蛋是红的,不敢吃。我家有几个细伢子在读书,每天要吃鸭蛋,不敢去那边放,少吃几个的事情,别吃了不好。”老汉说是不去,眼睛还是看向雨神湖,心有不甘呀。
“鸭子产红蛋,是特殊的鸭子吗?红鸭蛋不好吃吗?”陈青云不解地问。
老汉耐心地解释:“雨神湖与雨神江是连通的,雨神江水在雨神湖西边进、东边出。如果在雨神江里放个屁,就能臭到雨神湖来。几年前雨神江上游办了几十家造纸厂,整个雨神江都变成了红色,现在雨神湖也变红了,鸭子喝了雨神湖的水,下的鸭蛋也成红色的了。”说着老汉从背后的竹篓中掏出几个鸭蛋:“雨山县的雷公鸭,全是下青鸭蛋,这是一种最补的鸭蛋,滋补肾阴的。以前雨神的鸭蛋供不应求,而现在的红鸭蛋基本没人收购。”
陈青云看老汉掏鸭蛋的动作,这才知道他放鸭还背只竹篓,原来是装鸭蛋用的:“那这些红鸭蛋只能自己吃了?”
老汉神秘地笑笑:“这里的人谁也不吃红鸭蛋,全部用来做皮蛋,特别好看,味道也不差,更好卖了。”
陈青云不禁打个冷颤:自己不吃,做成皮蛋卖,真的会算计,这大概就是农民似的狡猾。
他想去雨神湖察看,但今天是出来散心,没有带照相机:算了,明天吧,反正也不会在一天之内改变什么。
告别放鸭的老汉,陈青云向雨神庙方向走去。短短的一天,已经感受到雨神县独特的地域文化。从地名看:雨神县、雨神湖、雨神江、雨山镇、雷公鸭、雨神鱼、雨神庙,如果说取名的巧合,也有可能;是否又有其他的内涵,现在排除为时过早。他想借这次调查造纸污染事件的机会,研究一下雨神县独特的地域文化。
雨神庙就在雨山镇的中心位置,这里离雨神县城大约五、六公里,以陈青云脚程,十来分钟可以返回县城。
雨山镇的格局与陈青云以往见过的乡镇都不一样。镇中心是个广场,广场的北面就是雨神庙,从广场向东、西、南呈放射状建有六条街道,雨神庙的后面则是青砖琉璃瓦的建筑群,这些高大的建筑被青砖围墙严密保护,显然是雨山镇的大户人家。
广场上人来人往,也许是星期天的缘故,大人小孩流连在广场。广场的东面是一条商业街,摆满了百货、小吃、小玩具以及具有地方特色的小物件。
来到广场,陈青云有种莫名的悲伤、忧郁感觉,淡淡的、不很真实的感觉。他不再前行,就在广场徘徊。
已经是中午时分,陈青云刚刚听到放鸭老汉介绍特色美食,现在是香味扑鼻而来,引起陈青云浓厚的兴趣,冲淡了他刚刚冒出的悲伤的感觉。他挑了个稍整洁的小食摊,点了两只做法不同的雷公鸭和两份做法不同的雨神鱼。摊主以为他还有人来,也不多话,高兴地宰鱼杀鸭去了。
摊主有自己酿的谷酒,陈青云叫上半斤,慢慢地享用。吃到一半,一阵锣鼓声由远及近向雨神庙传来,不知发生了什么大事。
第六十二章 雨神祭()
广场上的人都扭头朝锣鼓声传来的地方看去。
“老板,发生了什么事情?”陈青云放下筷子,问那年轻的摊主。
正在忙碌的摊主丢下一句话:“雨神祭。”
陈青云见那摊主忙得不想与他多说,转向旁边食品摊上一个书生模样的眼镜哥哥,轻声问道:“兄弟,能告诉我雨神祭是怎么回事吗?”
那书生和气地说:“兄弟是外地人吧,能看到雨神祭,有眼福哟。雨神祭是雨神县特有的祭祀方式,不少单位与家庭的开业、起首、落成等喜庆活动,都会祭祀雨神。听说雨神江边又有一家造纸厂今天举行投产庆典,估计是他们在搞雨神祭。”他那桌还有个少妇和小女孩,估计是他家眷。见陈青云单身一人,书生端着酒杯过来,坐在陈青云旁边说:“兄弟好生欣赏吧,这种大型的雨神祭并不多见,可见新开的造纸厂老板实力不弱。”
陈青云见此人儒雅大方,又为人热情,有心结交,于是问道:“大哥贵姓,是本地人吗?”
书生答道:“我叫于春辉,是雨神一中的老师,今天休息,带家人来这玩耍。兄弟贵姓?”
“我叫陈青云,从燕京来此散心。雨神的风景很不错,雨山的雷公鸭和雨神鱼更是难得的美味,确实不虚此行。”陈青云有心拉开话题。
于春辉得意地说:“别看雨神地方小,还真有些奇特的地方。除了你说的两味大众食品,为雨神独有,到山区去,野味特别多; 并且雨神湖的鱼种类也很多,味道比大城市好;逢年过节,都会表演这种叫雨神祭的舞蹈,传说古时候此地被恶魔占领,为恶乡里,雨神为挽救乡民于水火,与恶魔大战,最终与恶魔同归于尽,乡民为纪念雨神,每年都要祭祀雨神,形成现在的雨神祭。镇外一公里处有古树参天的小山,那里有座雨神墓,传说雨神战死后被乡民葬在这里,兴建起了这座雨神庙。最初的雨神庙建成于什么年代,已经不可考,现在的雨神庙是明代的建筑。”
无论是否真有雨神,这座雨神庙还真有点来历,陈青云正想询问雨神祭的细节,锣鼓声已经来到广场,只见十多个大汉赤+裸着上身,抬着三个用红绸包裹的木板,木板上分别摆着牛头、猪头和羊头。
锣鼓声息,一个西装革履的胖子向四周拱手:“各位父老乡亲,今日青雨造纸厂投产庆典,为请雨神保佑一方平安、保佑青雨造纸厂财源广进、兴旺发达,特备三牲,祭祀雨神大人。”
旁边有人马上递上红烛和檀香,胖子用钱纸点燃,三叩九拜,插+入庙前的大香炉中,面朝广场,大手一挥:“有请雨神祭。”
顿时锣鼓喧天,广场上众人散开,围成一圈,几个人抬出武器架,两个肌肉隆起的年轻人从人群中站出来,拉开架式对练拳术。随后是单刀对长枪,接着单人武术、大刀、气功等武术表演,广场上不断有人高声叫好,掌声阵阵响起。
陈青云站在人群中,对雨神祭的表演很认同,上场的人不完全是花架子,有几人的功夫还ting扎实。修练了清微诀,陈青云自觉高人一筹。
他已经修练天罡掌的前两招:潜龙勿用和金刚摔碑,注重的是练体,而雨神祭的表演,却是以招式为主,也就是说,是为搏击设计的招式,心想,是不是也练习一下武功套路。
雨神祭表演结束后,他与于春辉一家慢慢向县城走去,请他们全家在县城的一个名叫“东北楼”的吊角楼吃晚饭,并且直爽地告诉于春辉他来雨神的目的。于春辉淳朴的书卷气引起了陈青云的好感,他对于春辉没有半点警备的心情。这顿饭直到晚上才结束,陈青云与于春辉相谈甚欢,两人交换了电话号码才分别。
这是他来雨神县交的第一个朋友,他认为是真正的朋友,尽管只有一面之缘,他相信自己的直觉。
于春辉将造纸工业园的情况告诉了陈青云,但他也不十分了解造纸行业的内幕,只是将雨神河的水质状况、市民的反应及政府的态度叙述了一番,让陈青云心中有了概念,并将工业园的位置也告诉了陈青云。
雨神湖和雨神江的水质比陈青云想象的更糟糕,雨神河两边二十多条色泽深红、水面漂浮着一层厚厚垃圾的沟渠从远处伸向雨神河,清澈见底的河水从这里就变得污浊不堪,像二十多条张牙舞爪的恶龙,缠绕在丽质天生的仙女身上,惨不忍睹。自工业园以下,不但江水和湖水已经深红色,水中更是散发出一股难闻的气味。
拍完了相机中的胶卷,重新换上,陈青云绕着雨神江两边的工业园走了一圈,发现有三十五个造纸厂不停地向雨神河排放深红色的、冒着泡沫的污水,包括大门上还挂着红稠的青雨造纸厂。每个厂的围墙边都有一个铁皮烟囱,突突地向天空冒着浓浓的黑烟。
陈青云找到一个排水量最大的排污口,顺着排污口走向山脚的工厂,这个工厂与其它工厂的唯一不同之处,就是它的烟囱是红砖砌成的,冒出的黑烟更大。
远远看见厂门前的门墩挂着厂名:“雨山红云造纸厂”,厂门口大铁门洞开,却有两个大汉门神般站在两旁,不时有小四轮拉着废纸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