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回来后的第十天,陈青云与丁启诗三个人再次碰头,决定将软件定稿,交银行试用,由丁启诗和侯建业负责指导。公司的第一个产品终于出台,陈青云很有成就感,决定给自己放假一天。
走出紫微大厦的大门,陈青云拨通王菲的电话:“小菲,今天有什么音乐会之类的演出吗?”
“不清楚哎。”电话里传出王菲软软的声音。
“有时间吗?好,到永乐大街吧,我在那等你,如果没有演出,我们就去看电影。”“我马上动身。”
挂上电话,陈青云正准备拦出租车,前面来了两个警察,走到陈青云面前问道:“请问你是陈青云吗?”
陈青云满腹狐疑地说:“我就是陈青云,请问你们有什么事吗?” 他与普通市民的心态并无二致,对找上门的警察抱有抵触情绪。
年纪大点的警察随和地说:“有件案子牵涉到你,请配合我们的调查。”此时一辆警车开到面前,年轻点的警察打开车门:“请吧。”
陈青云一头雾水,纳闷地说:“有什么事情请直说,我还有事呢。”
年轻的警察不由分说,将陈青云推上车。没有搞清楚什么事,陈青云不想与警察动手,犹豫之间,已经被警察推上警车,随后两个警察从警车的两边上车,将陈青云夹在中间,年轻的警察掏出手铐,将陈青云双手铐住,又将他的手机掏出,并且关掉手机。
包括司机在内,车上有四个警察,副驾驶上的警察应该是个领导。陈青云严肃地向年纪较大的警察说:“你们没有搞错吧,不把事情说清楚,我哪都不去。”
那领队的警察的回答道:“现在可由不得你,老实点,就不用吃苦头。”
陈青云这才明白,这些警察确实是冲他来的,凭他当记者的直觉,恐怕事情不简单。陈青云的性格其实是外圆内方,此时将心一横:看你们能玩出什么花样。于是不再说话,听凭这几个警察摆布。
年纪较大的警察上车后搜查了陈青云的证件,核对无误后对副驾驶上的警察说:“万局,人没抓错,回去吧。”陈青云刚从办公室出来,准备轻松一番,只带了身份证,记者证和总参作战部的军官证放在他的董事长办公室,如果看到陈青云的军官证,借一百个胆给这几个警察,他们也不敢动陈青云分毫。活该玉华的事情暴露,所有的事情机缘巧合,全凑齐了。
万局长回过头看了陈青云一眼,见是个年轻秀气的小伙子,不知道怎么就惹恼了玉华县的那位大佬,暗自叹了口气说:“只要他不乱动,你们不要为难他,特别是你,小丁。”
“万局放心。”脾气暴躁、有心给陈青云上点眼药水的年轻警察小丁听万局长郑重其事地吩咐,只好打消了刚刚升起的念头。他不知道为什么千里迢迢跑来燕京抓捕陈青云,而那个万局长应该知道点眉目,不然怎么会特意交待要善待陈青云。
晚上吃饭的时候,已经离燕京有二百多公里远,万局长吩咐小丁给陈青云打开手铐,很客气地点了不少菜,请陈青云一同用餐。除了睡觉,再也没有给陈青云上过手铐,不过他还是叮嘱小丁,不能放松警惕。
路上,陈青云多次打听,为什么抓他,除了万局长说了句:到时候你就知道了。然后再无人回答他的问题。
其实陈青云随时可以逃走,这几个人哪是他的对手,手铐对他来说,简直就是个玩具。他知道燕京的朋友肯定已经很着急。他约了王菲看演出或看电影,王菲到永乐大道找不到他,又打不通电话的情况下,肯定会第一时间找丁启诗,这个时候不知焦急成什么样。但他对警察为什么抓他的好奇胜过了对王菲等人的歉意,于是他很配合地坐在车上,装成特别老实的样子随万局长他们安排,他的态度给万局长留下很好的印象,几天同行,几个人竟成了朋友,而万局长担忧的神色,也使陈青云对万局长有了一丝好感。
警车足足走了三天,听万局长说:“到了。”闭目养神的陈青云睁开眼睛发现:这不是玉华吗?
警车进了玉华县公安局,万局长下车后找局长方志坚汇报抓捕陈青云的情况,方局长办公室没人,他来到局机关办公室:“方局长呢?”
办公室的一个年轻女警站起来说:“万局回来了,两天没看到方局长了,我们也不知道他在哪。”万局长掏出手机拨打方局长电话,听到的却是一个娇滴滴的女声:您拨打的电话已关机。
万局长无奈,请陈青云和另三名警察吃顿晚饭,然后吩咐小丁将陈青云送进了看守所。辛苦了几天的警察也没有立即提审陈青云,而是回家休息。
第四十九章 冲击波()
陈青云不清楚的是,他的一篇报导,引起玉华县的剧烈反应,各方面都在密切关注事态的发展,其中最紧张的是公安局局长方志坚。
对于抓捕陈青云的任务,方志坚知道这是一件荒唐之事,于是布置任务时反复交待万世成:不得动粗。好在陈青云没有反抗,不然万世成还真的为难,所以在回玉华的途中,万世成将陈青云当朋友看待。
当省体改委调查组来到玉华时,方志坚并不知晓,直到昨天调查组的人到看守所找鲁东平了解情况,这才意识到这事弄大了。调查组的人要求释放鲁东平,他却不敢,这可是滕迅亲自交待的事,于是向调查组的人解释说鲁东平被关押,与酒厂的事无关,是因为治安问题。调查组的人没对此事给予评价,但他心里直打鼓,请示滕迅,却无人接听电话。
此时方志坚心里只有一个念头:千万不要抓到陈青云,不然事情更加不好收拾。几次打万世成的电话,提示语音不是接不通,就是对方正在通话中,方志坚心想:惨了,万世成已经不在燕京了,肯定是带陈青云在回玉华的路上。
方志坚干脆关掉手机,什么事也不管了,跑到他的一个小妹妹家快活去了,他实在是紧张,此时需要的是放松。
此时在玉华县政府的县长办公室,县长庞忠诚和常务副县长余海波也在紧急商量。调查组也找他庞忠诚了解情况,他却以县政府未插手此事一推二六五,接下来的几天,调查组分别找酒厂事件的当事人谈话,丝毫没有走过场的意思,庞忠诚的心里就活动开来了。
滕迅是玉华土生土长的干部,从乡镇到机关、当过副县长、组织部长、副书记、县长,乃至书记,玉华在职的各部门的一把手,几乎都是由他提拔。因此滕迅在玉华一手遮天,大小事务都得由他表态,非常跋扈。早听说市里要提拔滕迅,就是没有下文。
庞忠诚是个外来户,守着县政府这一亩三分地,却几乎没有下属向他汇报工作,政令也出不了县政府大门,心里郁闷却又无可奈何,上任之初的雄心壮志早被消磨殆尽。他现在是蛰伏,等候时机。
调查组来玉华,重新燃起了庞忠诚的希望,经过反复权衡之后,他找来与他同病相怜的常务副县长商量对策:“海波,目前的事情,你有什么看法。”
余海波激动地说:“县长,不要犹豫了,现在的机会太好了,说不定是我们唯一的机会。只是我听说,他们将此事做得天衣无缝,不容易对付呀。调查组在玉华呆了几天,据说是发现了一些疑点,但没有实质性的进展。”
庞忠诚看了一眼余海波,不像是在作伪,显然内心还是有些犹豫。余海波也是在夹缝中求生存的人,庞忠诚的心思与他何其相似,怎能看不出他的担忧:“县长,别犹豫了,就算你不相信我、就算把事情搞砸,情况也不会比现在更坏。成败在此一举,不然我俩只能灰溜溜地离开玉华,或者得过且过地混日子。”
“好。”庞忠诚下定了决心:“我们就破釜沉舟了。从现在开始,我们要精诚团结。现在就以酒厂的事情为突破口,不要涉及其他。要知道,备多而力分。”
说着,庞忠诚从抽屉里拿出个文件袋:“雁过留痕,凡属作伪作恶之事,都是自以为高明,能瞒天过海,却总会在不经意的小地方留下破绽。我关注此事有些时日了,有针对性地收集了些资料,全都在这个文件袋里。今天调查组已经找了我,我再出面就不太合适。调查组的朱组长要我通知你明天别出门,会找你谈话,你就将此材料交出去吧。”
余海波拿过材料,连声说:“好,就这么办,请县长放心。”说完他就走了,心里还在想:都有说咬人的狗不叫,看庞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