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身穿白大褂的陈爱民正忙着给人看病,见到陈青云进来,点头示意。这是一个华医与西医结合的小诊所,摆放的都是一些治疗常见病的药材。诊所只有陈爱民一个医生,却有七八个病人等候,还有两个护士在忙碌着。靠墙有一排小煤炉,煤炉上面的药罐突突地冒着热气。
陈爱民看到陈青云进来,非常高兴,顾不上与陈青云说话,马上将抓药的任务交给他。
听说陈公子来了,晚上村书记黄建国请客,弄了一桌子野味,獐子、野鸡、野猪肉等等,黄建国、陈爱民、黄建国的儿子黄立,陈青云四人在八仙桌上各占一边。酒过三巡,黄建国开始向陈青云介绍桃花峪的情况。政府探矿的资料被黄建国得到后,黄建国首先就找到妹夫陈拥军,陈拥军投资30万元开采金矿,占金矿60%的股权。
陈拥军业务忙,只能派陈爱民前来坐阵。陈爱民并不懂采金生产,而黄立所在的单位袁家冲铅锌矿却因开采过度,生产量不足,处于半停产状态,于是黄立邀请了十多个好兄弟办理停薪留职手续后,来此淘金,黄立自然担当了整个淘金工艺和生产的负责人,陈爱民则在看病之余,负责黄金的销售。
由于资料齐、开采时间早,现在开采的几十个金洞中,陈拥军与黄建国开采的两个作业面是矿脉最大、含金量最高的矿洞。黄建国虑事周到,从自己的股份中拿出10%的股权分到全村各家各户,自然得到大家的支持。
陈青云听后大惊,有些疑惑地看着二叔:父亲并未向自已提起过这些事情?
陈爱民肯定了黄建国的说法,并且告诉陈青云,桃花峪情况复杂,可以多看、多听,但是不要多说,不要干预金矿的生产,不要轻易与人交往,更不能多事。陈青云心想,父亲的做法肯定有他的道理,这才释然。
黄立比陈青云大几岁,对陈青云很是佩服:紫微大学的高材生,自幼习医,能独立诊病开处方;企业家的公子,却没有半点架子。陈青云自嘲地说:“我一个乡镇企业厂长的儿子,架子从何而来。”因陈爱民与黄建国有事商量,饭后黄立陪着陈青云到周边看看。
晚上整个桃花峪灯火通明,各个工棚里喝酒、打牌的喧闹声不绝于耳。“青云,你得注意了,除了山谷和大田,两边山坡绝不能去,特别是晚上。现在整个桃花峪有几万人,抢劫、赌博、卖+淫、斗殴的事每天在发生,甚至杀人的事都有,昨天就听说有两人失踪。在这里,如果杀一个人,只要向矿井一抛,谁都不会知道。”
陈青云惊讶地问道:“难道政府不管吗?”
黄立解释说:“现在外来人口这么多,流动性又大,已经开始出现帮派的现象。而市政府各个部门只知道收钱。我们的金矿,各种手续都是齐全的,也照章纳税,当然也只是象征性地交一点。所有采金的老板,都说自己亏损,却越干越起劲。但大多数的金矿根本就不办手续,政府各部门收完钱后便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卖氰化钠、卖炸药,都是公安局在控制,公家办手续,私人供货;矿产、环保、林业等部门,一年之内要来收几次钱,而乡政府则成立了金矿管理办公室,每月收一次管理费,不过出了几次大的斗殴事件后,乡政府成立了一个治安队,维持桃花峪的秩序,表面的情况比以前好多了。”
陈青云感慨地说:“没想到一个山清水秀的地方,因为淘金变得如此不堪。如果长期混乱下去,紫微村肯定不得安宁,黄金的诱+惑力太大了。”
黄立说:“现在采金的人基本分成了三大派:以我们两家为主的地方派,我们与乡政府和市政府的各部门都熟悉,村民出于安全考虑,也非常听我们的指挥;另外两派是S省和F省的淘金客,他们各控制一个大金矿。另外一些没有组织的小老板、本地的村民和全市赶来的淘金客则遍地开花,到处开挖,基本上是靠运气。
这些人有不少亏本回家的,但走了一批又来一批,真是烦人。不过外地的人对待紫微山的村民还算克制,从未到村上捣乱过。”
陈青云听着听着,有点走神了:乱采滥挖、生态破坏与环境污染严重、社会治安混乱、政府管理不到位,形成诸多的社会问题,一个山清水秀的地方成了个藏污纳垢之所,真令人痛心。
黄立见陈青云对这个话题很感兴趣,将最近几个月发生的事情详细告诉陈青云。他在铅锌矿工作多年,深知采矿对环境造成的危害。特别是接纳桃花溪水的紫微湖已经污染严重,下游的村民多次上访;紫微村的农田几乎全部损坏,没有几亩水田可以播种了,黄立对这种情况也感到很痛心。
从黄立介绍的情况看,解决目前这种混乱的局面、规范采金行为,已经是刻不容缓的事了。陈青云心想:多好的新闻题材,可以形成一篇很好的新闻调查,正好学校布置了一个假期课题,就是一篇新闻调查。但此事与父亲密切相关,一旦捅出去,对父亲有没有影响,父亲会怎么想?
心中纠结的陈青云回到住处,反复持诵了十多遍《金刚经》后,带着沉重的心思入睡了。
第二章 奇异的小碧()
陈爱民的诊所生意格外好,每天那些碰伤手脚的、头疼脑热的、肠胃不适等等各类病人接连不断,几万人就这么一个诊所,陈爱民兼顾着诊断、抓药、扎针,忙得团团转。陈青云来后,主要是帮着他二叔抓药。不少工人累得腰肌劳损,来诊所扎扎银针,则全部由陈青云处理。
以前陈青云也经常在陈爱民的诊所帮忙,但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几乎整天都没时间休息,看来他二叔这阵子累得够呛。
第三天,刚吃过午饭,黄立跑来诊所:“青云,下午熬金,我带你去看看。”“熬金?”陈青云有点纳闷:“淘金还要熬吗?”
“走吧,去了你就知道。”黄立不由分说,拉着青云就走,路上向陈青云解释:“矿石采出来后,先粉碎,用水淘洗。金子在自然界中是单金属状态存在,粗颗粒的金砂用水淘洗就出来了。然后将淘洗后的矿砂泡在氰化池中,单质金与氰化钠产生络合反应溶解在水中,我们叫它金水。
最后一套工序是将金水倒入浓硫酸中,熬干之后又形成了单质金,这样生产的金纯度很高,基本上都是九九金。”。
熬金的地方离村民居住地有两三里远,沿山坡修建了一排简陋的房屋。“好呛”还没到厂房,青云就闻到了一股刺鼻的气味。
黄立指着那排房屋说:“以前熬金的时候没人管理,甚至有人在村旁架设熬金锅。一旦熬金,全村都受不了。后来村委会就在这修建了几个熬金房,集中起来,谁要熬金了,就向村委会租房子,村委会派人保护。”。
“黄金怎么保管?”青云想到了一个安全的问题。
“几家银行都有机构在这里,他们负责收购,当然也不是所有的人都将黄金交银行,因为银行的收购价比市场价低两成。我们都只将少部分的黄金交银行,另外的渠道只有你二叔才知道。这件事你知道就行,这是公开的秘密,但谁也不会议论黄金销售的事情。”黄立叮咛青云。
青云他们赶到时,熬金已接近尾声了。他们只进厂房看了一眼就退了出来。尽管有鼓风机将浓浓刺鼻味的蒸汽吹向山坡,但感觉还是很难受。
“黄工,熬好了。这次收获不错,有一公斤多。”一个年轻人出来向黄立报告。黄金的收购价在每克70元上下浮动,这次熬金有近十万元的收入,很不错了。
“青云,你一来给我们带来好运了,这是我们最好的一次,今天晚上我们好好庆祝一下。”黄立进去验收,与村治安队的负责人、熬金的师傅三人共同封存好,与陈青云两人抱着樟木盒下山,将黄金交给陈爱民。
熬金是整个淘金工艺中的最后一套工序,有着严格的手续。每次熬金,黄建国父子总会有一人在场,然后与治安队、熬金师傅共同过称、在入库单上签字、封存,而陈爱民则依靠银行的收据与熬金时的入库单做帐。
见诊所没几个病人,陈青云对黄立说:“现在还早,我们去桃花潭看看吧。”
虽然人多,但白天的桃花峪还是很安静,通往桃花潭的山路两旁是密集的工棚,所有的工棚都是木板搭建,十分简陋。穿梭在工棚之间狭窄的山路上,不少工棚中有妇女准备做晚餐,工棚之间还有不少蔬菜、烟酒、食品及日常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