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官路医武高手-第150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书记与区长联手,将何清波调到区政府担任一个虚职:政府办副主任。哪知没过三个月,陈青云便当上了省委书记。书记与区长慌了手脚,正要重新安排何清波,这时,何杏花出手了。

    挪开何清波,除了报复陈青云的阴暗心理外,水巷那么大的工程量,书记与区长不相信何清波会干净得一分未沾,但他们知道,何清波没有给自己进贡一文半文的。

    你要吃独食,那就摘掉你的帽子,让你什么也吃不到,这就是书记与区长的另一个真实想法。

    书记与区长怎么能想到,何清波与何杏花的关系,比陈青云近了很多。他们不但都是来自红杉镇,还是未出五服的同族。

    还没来得及重新安排何清波,何杏花便出手了。当然,何杏花的出手,并非完全为了何清波,青牛区的书记与区长,在信用评估的时候,很多见不得阳光的事情被急需积分的市民告到人大。

    陈青云意外地登上高位,圈子里的人当然会替陈青云庆贺。何杏花、于春辉领着蓉城四套班子,将陈青云请回了蓉城市。

    因为于春辉将邱全安排到凤仙县当县长去了。陈青云只从蓉城市委带走杨川一人,秘书的人选,好久没有确定。

    何清波的遭遇,被何杏花当成笑话讲给陈青云听,陈青云当即拍板,就是他了。

    何杏花是否有心推荐何清波,别人不会知晓。但跟在老板身边,机会就是比别人要多。

    在益州的时候,何清波便跟了陈青云两年。除了徐鸿章,陈青云最满意的秘书,就是何清波。

    就这样,何清波再次回到陈青云身边,成了机关大院人人羡慕的年轻干部。

    “就在今天上午,生物医药基地的税收,已经达到六百四十多亿,除了一季度上缴给市财政的一百亿,估计还能贡献近两百亿的税收。”

    陈青云淡淡的话语,落在众人耳中,如同霹雳。

    蓉城生物医药基地是陈青云一手打造的产业园区,当陈青云需要业绩支持的时候,基地足足贡献了一百亿的税收给蓉城市政府。

    当时在位的巨头、大内的七号首长第一个不相信基地的创税能力,可几大企业确实是花了真金白银。于是,很多的人,产生了同一个想法:陈青云花钱买官。

    比如说,提前做销售,实际上产品还在仓库里,账面上却到了市场上或消费者手中,于是预缴了全年的税收。

    尽管很多人不相信基地企业上交的税收是真的,可田耀华相信、莫坚强相信,最后引出了华夏伟大的总设计师,七号首长等人的怀疑,说出来也没用了,也许大家都选择了沉没:反正已经成了事实,何必再当小人。

    嘴里不说,不代表就会相信。陈青云花钱买官的流言,其实已经让官场信以为真。

    这个流言,陈青云并非不知。如果他要解释,只能是越描越黑,于是,今天的常委会,成了陈青云挽回影响的、必不可少的措施。

    如果没有今天上交的税收,陈青云花钱买官的流言,就会被坐实,因此,何清波带来的消息,震撼了班子里的所有成员。

    马真、于春辉、骆宇、何杏花等人放心了,只要陈青云这颗大树不倒,他们的前途就会一片光明。

    李由、夏会元两人,当即如霜打坏的茄子:陈青云真是打不死的小强,任何难关都能让他闯过去。

    只有张扬,嘴角露出冷冷的笑容:“青云书记,我们的发言,每一句都会记录在案的。”

    “谢谢张书记提醒,青云心中有数。” 陈青云平静地说:“刚才小何得到消息,今天上午,花米与陈儒领着管委会的班子全体成员,去市委、市政府报喜。得知春辉书记在省委开会,于是又朝省委而来,估计快到省委大院了。”

    周川与夏会元闻言暗恨:陈儒真是草包一个,管委会如此大的动静,竟然事先连屁也没放出一个。

    张扬则暗自冷笑:你想撇清自己,就算管委会的班子突然产生的报喜念头,恐怕也与你陈青云脱不了干系。但有些话只能放过心里想想,不能说出口的。

    于春辉大喜:“有了这笔钱,蓉城多建几个文化馆、体育馆与会展中心,恐怕还花不完。”

    “所有的场馆,用不着市政府掏钱。” 陈青云摇摇头:“还是刚才说的,政府应该退出基础设施的投资主体,只要将消息放出去,或者组织专门的招商引资会议、或者举行记者招待会,不相信没有投资商找上门来。”

    陈青云的想法,正合周川之意,因为有于春辉冲到前面,周川干脆一言不发,从中捕捉对自己有利的信息。

    于春辉乐了:不建场馆,这笔税收可以做多少事呀。

第一千三百九十七章 流转的财富(五() 
陈青云看穿了于春辉的心意,缓缓地说:“不建场馆,政府同样要花钱,并且要花大把的钱。”

    “不建场馆,一两百亿的钱,如何才能花出去?”于春辉的话,引起大家的共鸣。

    “青云书记,不会是请我们一同来花花蓉城的钱吧。”在这种严肃的会议,于来竟然有心思开玩笑。

    张扬再次提醒陈青云:“青云书记,今天的发言,是要记录在案的。”

    今天参加常委会的人,不仅仅是省委班子成员,还有省政协主席,新华社蓉城分社社长、财政部驻蓉城专员、审计署驻蓉城专员等具有特殊身份的各路大员。

    除了政协主席巫江,这些人要求参加今天的常委会,陈青云也不便拒绝。

    文勇与曾静退下来后,陈青云兼任了省人大主任,政协主席则由原常委副省长巫江接任。

    今天的常委会,将决定明年的工作重心,是年度间承上启下的会议。所有的决策,对S省将产生重大影响,中枢派驻到蓉城的几大巨头,有权将今天的会议,不经过陈青云同意,直接报到燕京的有关部门,甚至直通大内。

    对张扬的提醒,陈青云不能不重视:“场馆的建设,涉及今后的经营,政府不要介入为好。至于百多亿的经费,有必要成立大文化战略专项费用,不得轻易挪用。”

    于春辉疑惑地说:“青云书记,你还没说用途呀。”

    其他的班子成员也点点头:光玩虚的,谁信你呀。

    陈青云xiong有成竹地说:“这笔钱,我的建议,大致朝三个方向投入。

    一是提高最低收入保障,要让蓉城的民众有幸福感;

    其二是加大教育、文化与科技的投入,要完善中小学的体育、文化设施,加大对作家协会、美术家协会、音乐家协会等民间团体的投入。虽然教育体制发生了变化,这部分的投入应该由政府负责。

    其三,要举办一系列的文化活动,同样需要大量的经费。活动内容,我提个思路:各种会展、文化节、读书比赛、学术交流、民间体育赛事,今后还要举办国际性的电影节,以及其他大型节日。”

    骆宇不解地说:“大文化战略与提高低保有关系吗?”

    “只有解除了民众的后顾之忧,民众才能放心地消费,不需要手里捏着大把的钞票去防老,放心地花钱享受生活,财富才不至于沉淀。”

    于春辉笑道:“绕来绕去,又回到流转的财富上。我算明白了,一块钱当十块钱花,不是靠省,而是靠流转。”

    “转变消费方式,从大文化战略入手,青云书记别出心裁,妙。”新任的政协主席巫江笑道:“如此大的手笔,政协可不能落于人后。最近的政协主席会议,我们将研究如何推行大文化战略,替省委敲敲边鼓。”

    于来兴奋地说:“大文化战略,不应该限于蓉城。泉湖同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美丽的、原生态的烈炎山区,能够吸引国内外电影艺术家的目光。我们要在红杉镇建设影视城,争取国际电影节的举办权。”

    “红杉电影节,这个名字倒是非常吸引人。”何杏花是红杉人,听到于来的主张,第一个站出来支持。

    于春辉气得两眼冒火:“紫郢湖正在建设文化产业园,影视城与电影节落户紫郢湖,条件比红杉强的不是一星半点,于来书记,我看你别把目光放在影视城和电影节上,搞个什么八仙湖旅游节,多好。”

    “春辉书记,眼看蓉城吃上大鱼大肉,你不会连我们喝口汤的机会也抢走吧。”

    刚才还在争论大文化战略的可行性与必要性问题,转眼就到了分蛋糕的环节,张扬、夏会元与李由暗自叹息:又让陈青云轻易过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