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马真皱着眉头说:“好像有点不同,但谁会将钱捏在手中不去花呢?”
“昨天的网络曝出消息,纪委从P省的一个铁路局长家里,搜出了数亿的现金,这几个亿,其实就是我们所说的沉淀资金。资金沉淀了,就是对社会财富的浪费。”
陈青云不急于一下子扭转大家的观念,他知道,饭要一口一口地吃。
看到大家若有所思的神情,张扬心中暗凛:这家伙,难怪如此年轻就坐上省委书记高位,肚子里确实有点货。
“书记所举的例子,并不代表普遍现象。”张扬不想让陈青云如此轻易地将执政理念贯彻下去,脑子转得飞快:“我们的工业生产、城市建设,甚至于地产开发,全都涉及消费,并不一定依靠文化建设。”
“无论是工业生产还是城市建设,资金周转的周期都比较长,特别是地产开发,民众买一套房子,往往需要数年、至于数十年的积累,资金的使用效率太低。”
“尽管如此,民众还是需要房子,特别是刚需人群,他们在没有买房之前,不可能花费大量的积累去享受。”
张扬的话,引起大家的共鸣,但反应最快的,还属李由。
对于陈青云的上位,心中最为不平的就是李由。自从二十年前与陈青云相识以来,李由在仕途上可说平步青云,但他总是拿陈青云当坐标,特别是乘坐同一架飞机来到蓉城,几年前两人站在同一起跑线上。但短短的几年时间,陈青云与李由的地位,差距越来越大大,李由看到陈青云就觉得老天太不公平。
陈青云要推行的与众不同的执政理念,李由下意识地反对。
“没错,流转的财富,听起来很玄妙,可财富总量没有增长,民众手中的钱有限,无论省委如何发展文化产业,没人去消费,一切都回到了原点。”
听了李由的发言,何杏花更替陈青云担心了,她看了看大家的反应,知道会议开到现在,大家对流转的财富一说,更加怀疑了。
第一千三百九十四章 流转的财富(二()
陈青云很有耐心地解释着。
“消费的过程,其实是财富的再分配。鼓励有钱人花钱、让有钱人有花钱的地方,而不会跑到花港豪赌、跑到燕京、龙海去享受高消费,这些财富,将通过消费的方式,分配到民众手中。”
蓉城是休闲型的城市,有人说,如果在飞机上听到麻将声,那就说明蓉城到了。
因为打麻将的人太多,公安局的禁赌令中,明确规定二十元一炮的麻将局,不算赌博,不然的话,蓉城的警察再多,也管不过来。
邓兰当了蓉城的政法委书记兼公安局长后,对扫黄打非禁毒禁赌抓得很严,不少大赌客不敢在蓉城玩,花港成了蓉城富裕阶层经常光顾的地方。
“蓉城要繁荣,发展三产是非常便捷的途径。”于春辉第一个站出来力ting陈青云:“紫郢湖的文化产业园规划公布后,还没进+入招标程序,就有二十多家投资商前来联系,都是看好文化产业的前景。”
新任的常务副省长夏会元冷冷地说:“蓉城是S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特别是文化方面,蓉城有其独特之处。但作为省委的工作重心,应该考虑全省的经济发展,毕竟我们省还有很多地方的民众需要解决温饱。”
搭上了贺家这条线的夏会元,终于走出了人生的低俗,由政协副主席改任常务副省长,重新进+入权力中心,掌握大权。
不过,夏会元的复出,却不是贺家推荐,其中另有玄妙。
这次的常委会,阵线慢慢变得清晰了,虽然周川没有发言,但周川与陈青云的恩怨,体制内几乎无人不知。张扬、李由、夏会元的发言,摆明了要与陈青云唱对着戏,特别是张扬,充当了急先锋的角色,肯定会与周川结成同盟。
马真不能再等了,虽然他对大文化战略还没嚼出其中三味,但他得表明,自己与陈青云同进退:“如果让蓉城与其他的国际大都市比城市规模、比经济实力,也许十年、二十年都赶不上人家。但我们可以利用蓉城深厚的文化底蕴,打文化牌,吸引国际会议和跨国公司进驻,不是没有可能。”
骆宇也紧随其后:“在华夏的大西南地区,蓉城有着独特的区位优势,是大西南无可争辩的经济、文化、金融中心。打文化牌,扬长避短,搞出蓉城特色,我认为这是蓉城成为国际性大都市的最佳途径。”
接着,其他的常委陆续发言,不管从哪个角度,都是抱都支持的态度。像于来,他的态度旗帜很鲜明,无条件支持蓉城市的大文化战略,支持蓉城建设成国际性大都市。并且表示,如果泉湖能搭上大文化战略的车,泉湖人民会感谢省委。
陈青云就任省委书记之后,已经开了不下十次常委会,其中就研究过人事问题,比如说张扬提议焦仁到叙州任书记、李由提议伍平回蓉城任政法委书记,陈青云与张扬等人已经有过不少的交锋,可任何一次,陈青云在常委会的话语权,都是非常明显。不像今天,执政理念之争,比某个干部的任命,更能看出班子成员的立场。
大家都发言了,周川也不得不表态:“青云书记,无论是流转的财富、或者大文化战略,好像有点脱离实际,能不能给我们说具体点。”
陈青云任职蓉城市委书记的时候,便与周川搭班子,两人闹得很不愉快,结果以周川离开蓉城而告终。这次回S省,周川前进了一大步,由副省级提升为正省级,可他仍然与陈青云搭班子,仍然是副班长。
周川是成了精的老政客,久经风浪的老麻雀,他不可能在同一个地方摔倒两次。履新的第一天,周川便告诫自己:前事之师、后世不忘。在陈青云面前,再也不能像以前那样强势,要以智慧战胜陈青云。
就是在这样的思想指导下,周川改变了自己。尽管如此,不代表周川就会无条件支持陈青云。
周川简短的话,让大家听出个中玄妙:陈青云提议的大文化战略,周川并不赞成。
陈青云仍然不紧不慢地解释:“让财富流转起来,只是大文化战略的目的之一。至于大文化战略如何能推动蓉城的发展,我想从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对于大文化战略,这是陈青云任职省委书记以后才形成的理念。起因很简单,柳叶湖的早餐店,触发了陈青云解决教育问题的神经。随后的蓉城市人大视察,让陈青云感觉到,素质教育不能头痛医头,必须统一规划。
担任省委书记后,陈青云反复考虑:从何处入手,迈出蓉城的国际性大都市建设实质性的一步。
蓉城的城市规模、人口规模与经济总量、在国际上的影响,都与国际性大都市差距甚远,如果不跳出现有的发展模式,在陈青云任期内,蓉城很难建设成国际性的大都市。
不久前,鲁妍来到蓉城,五大集团在蓉城的高管聚了一次。喝酒的时候,罗悦告诉陈青云,自从《美哉、八仙湖》摄影集出版后,八仙湖的游客猛增。
陈青云受到启发,这才决定从文化产业入手,实施他的执政方略,很快形成了大文化战略的思路。
大文化战略包含的内容太广,整整花了两个小时,陈青云才解释完。
“我认为蓉城要建设成国际性的大都市,从文化产业着手,这是一步很妙的棋。”马真是分管党群的副书记,文化建设正是他的管辖范围,听了陈青云的解释,马真第一个醒悟过来:“今天的会议,有点像务虚会。关于大文化战略,我觉得没必要表决,请骆宇部长组织相关部门拿出具体方案,请班子成员充分酝酿,然后提交常委会表决,我们的决策才不会盲目。”
骆宇马上表态:“请马书记放心,宣传部将在三天内组织一次专家研讨会,并组织专门的班子起草大文化战略的实施方案。”
张扬不甘心就此失败,但马真与骆宇的话,让张扬无法反驳。他的希望,全都在周川身上。当张扬将目光投向周川的时候,张扬傻眼了:周川竟然露出若有所思的神情。
第一千三百九十五章 流转的财富(三()
周川走神了,他在思量陈青云的大文化战略。
贺家拼命也要将周川弄回蓉城,并非无的放矢。贺老太爷很清楚:只有贴近陈青云,才能搭上陈青云驾驶在经济快车道的顺风车。
现在的华夏,尽管有很多人不承认,但内心深处,无不把陈青云当成无所不能的财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