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米粒笑道:“陈书记,我们的工作也许不尽人意,但干部的配备,应该严格按组织程序进行。如果都这样突击提拔,组织工作不会乱套吗?”
“事情都有特殊的存在,这次的干部配备,先决策再走程序,也是给你们组织部门提个醒。”
米粒一味地强调组织程序,让陈儒很得意:事情有门。
许允中皱着眉头说:“干部的提拔,应该充分酝酿,突然提到常委会上讨论,合适吗?”
陈儒更加开心了:“如果大家有更好的人选,可以在会上提出来,民+主决策嘛。”
袁彩依不干了:“不,事情不是这样的,每个部门只配备一个副职,这是机构改革时定下的原则,我们不能违背这个原则。”
陈儒最怕的就是这个问题,他提防的是许允中,却没想到问题是从袁彩依口中出来。
这个时候,陈儒才恍然大悟:“袁彩依身家巨万,却蛰伏在小小的安平,原来她才是真正替陈青云看守安平信用体系的人。难怪在自己进+入安平之前,泉湖市委突然将袁彩依与政协主席安排到常委班子,陈青云呀陈青云,真是好算计。”
想明白这些,陈儒不禁出了一身冷汗,知道自己孟浪了。如果早点明白这个道理,陈儒根本不会去动安平的体制。
箭在弦上,此时容不得陈儒后退半步。
“现在改革年代,任何一个制度,都有完善的可能。”陈儒的念头飞转,要扳回这局:“现在的安平,高速发展需要大量的干部,我们死守着十年前的规矩,不是自己束缚了自己吗?”
许允中也回过神来了,袁彩依的话,同样令他出了一身冷汗:差点上了陈儒的当。
“正是十年前的规矩,保证了安平的高速发展。”许允中恼怒地说:“证明是符合发展要求的规矩,我们为什么要改变他。”
其他的常委,除了冷凝、王少峰与王妙一,全都发言,表示安平的规矩不能动,大好的局面来之不易,我们不能一时冲动,给后人留下难题。
陈儒的双眼,死死地盯着冷凝与王少峰,需要他们两人能够站出来替自己说几句话,可冷凝与王少峰一反常态,像是得道高僧一般,眼观鼻、鼻观心,对双方的争执充耳不闻。
怎么会这样,陈儒感觉有些不妙,他想点将,又怕冷凝与王少峰迫于压力,不敢触犯众怒。
如果直接进行表决,冷凝与王少峰只要举手就行。陈儒只要三四票,就会动用书记的最终拍板权,将这批干部的提拔强行通过。
如果赢了这局,就等于将安平的规矩撕破了一个大口子,今后要做什么事情,今天的决策,就能当成现成的案例。
就在陈儒念头急转的时候,米粒又发言了:“安平的规矩,是安平人用鲜血换来的,如果有人破坏安平的规矩,只怕安平的人民不会答应。”
米粒的话并没有说错,当年陈青云与陈灿斗法的时候,发生了好几起血案。当时的组织部长曾晨,因为支持陈灿,要替陈灿捞政绩,在凤仙河大桥通车典礼上,主动承担带领车队首先通过新建的大桥,结果大桥垮塌,曾晨丧身凤仙河,轰动了整个S省、甚至华夏。
但米粒的话,却大大的刺激了陈儒:“本人是组织上派来的,负责安平的发展与人民的幸福,我有权对安平的未来做出决定。”
许允中冷冷地说:“我们党是集体负责制,就是怕个人的决策产生偏差。陈书记,我觉得作为班长,应该听取大家的意见。”
“那好,表决吧。”陈儒不想继续纠缠。
表决的结果,冷凝、王妙一、王少峰三人弃权,陈儒一人赞成,其他的九个常委,全都投了反对票。
陈儒正要强行拍板,袁彩依冷冷地说:“陈书记,如果你动用书记的拍板权,我将动用人大的质询权,向市委与政府提出质询,并且发动全市人民进行大讨论。”
袁彩依的话,让陈儒的满腔热血,一下子就冷了下来。如果市委与人大发生正面冲突,在常委会里占不了任何优势的陈儒,肯定会一败涂地。
“表决结果,这次的干部提拔暂时终止。”陈儒终于退却了,脸色非常难看。
当陈儒正要宣布散会的时候,许允中又说话了:“陈书记,我也有一个方案,提请常委会讨论。”
第一千三百八十章 名声臭了()
没等陈儒宣布散会,许允中大声说:“陈书记,我有一个方案,提请常委会讨论。”
陈儒阴冷地说:“你的方案,经过了大家的酝酿吗?”
这个时候,不管许允中会出台什么样的方案,陈儒用脚趾头也能想明白:肯定对自己不利。
陈儒想搞突然袭击,却遭到大家的抵制。现在许允中也想玩这个把戏,陈儒才不会上当呢。
许允中淡淡地说:“没关系,反正不急,请大家酝酿一番也好,免得到时候争执不休。”
在陈儒的伤口上撒盐,如果是以前的许允中,绝对不会做出这样的事。可他明白,半个月前,自己莫名其妙地被纪委请去喝茶,其中没有陈儒的影子,许允中肯定不会相信。
陈儒疑惑地看了看许允中,不知道这家伙搞什么名堂。明知许允中是以退为进,陈儒还是忍不住心中的好奇。再说了,如果给许允中充足的时间与其他常委沟通,说不定他们在会前就会统一意见。
“好吧,简单点。”
陈儒让步了,大家不禁替陈儒惋惜:自此之后,只怕陈儒在常委会会的话语权,将会更轻。
“蓉城准备实施大部委制,我想安平也不能落后。市政府编制了一个改革方案,就是参照蓉城的思路,叫大局委制。”
许允中说完,牛坚公文包打开,在每个常委面前放了一个文件袋。
陈儒一听,再次怒火冲天:陈青云真是阴魂不散,自己离开了安平,还要左右安平的局势。
其实,这次陈儒真是冤枉了陈青云。许允中与袁彩依是陈青云的真实铁杆,但并不说明他们每一个决策,都要征得陈青云同意。如果真是那样,他们还难入陈青云的法眼。
别说陈儒,其他的常委也是第一次听说市政府要搞大局委制,恐怕只有牛坚,才清楚许允中的想法。
许允中出其不意地提出如此重大的改革方案,陈儒像吃了苍蝇似的,难受极了:TMD,要搞改革,也是老子先提方案,市政府做好你们的事情就行,干嘛抢自己的活。
“不讨论了,我们安平不需要大局委制。”陈儒蹭地站起来说:“今天的会议就开到这,散会。”
陈儒转身就往会议室外走去,许允中在他身后追了一句:“陈书记,如果不需要常委会讨论,市政府将直接提交市人代会。”
陈儒气得两眼直冒金星,差点摔倒在地。冷凝跟在陈儒身后,看到陈儒跄踉的身形,不禁替陈儒抱屈。
其实,冷凝与王少峰都是陈青云的真实伙计,他们与陈儒接近,就是为了防止陈儒做傻事。如果陈儒在常委会找不到一个贴心的人,说不定泉湖市委就要调整安平的班子,而陈儒本人,也会更加疯狂。
可惜,直到今天,陈儒仍然身陷梦境。就算他捏住了王妙一的痛脚,王妙一从来没有与陈儒真正同心。可以说,陈儒来到安平,真真正正的孤家寡人一个。
许允中与袁彩依等人,乐于看到陈儒在安平当傻子的局面,他们没有继续逼迫陈儒。因为陈儒离开安平的话,说不定会来一个比陈儒更难缠的家伙。
常委会的人放过了陈儒,但不代表安平人会放过他。常委会上的角逐,很快传遍安平的大小角落,一点小小的火星,很快酿成对陈儒的声讨。
陈儒想要改变安平的规矩,对于公务员队伍来说,其实是不错的消息,可安平力量最大的,并不是普通的干部,而是推动安平经济发展的企业。
大局委制也好,政务中心也罢,其实中心意思只有一个:精简机构、提高办事效率。这个效果,是安平经济界最欢迎的。自从减少了领导职数,安平的办事效率,提高不止一倍,这就是安平改革最成功的地方。
现在陈儒要改变这个规矩,没有一个企业会答应他。企业老板们担心,陈儒已经动了这个念头,这次的常委会没能通过,他会不会改变策略,争取下一次的会议通过呢。
还有一个更现实的问题,袁彩依已经放出话来,她只做完这届,今年的大选,无论如何也不会继续留在安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