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丛冰冰已经解决了心里的疙瘩,她的问题,与徐达军一样,都是提出来与陈青云探讨。
“一正一副,指的是行政领导。至于党委方面,也应该设置一正一副,副职可以兼任纪检工作。” 陈青云笑道:“我的思路,并非一成不变。就像刚才对交通运输管理的探讨,如果大家觉得交通运输局不能合并,保留交通运输局,并非不可以。”
“可以才怪,人家只是提出不同看法,你就要派纪委入驻,明摆着要搞一言堂嘛。”很多人心里在骂陈青云,却不敢说出来。
对于机构改革,有抵触情绪的,基本上都是政府的各位副市长。他们与所管理的行业,在经济上纠缠不清,看着一块块肥肉被别人夹走,如何会甘心。
正因为如此,各位副市长也最怕纪委。谁也不能担保,自己屁股上的屎,全都擦得干干净净。如果纪委进驻,别说碗里的肥肉被夹走,说不定吃下去的还要吐出来。
两害相权取其轻,既然陈青云下了这样的狠心,胳膊拗不过大腿,副市长们只有捏着鼻子认了陈青云的改革方案。
陈青云同样感叹不已:俗话说,驴卵服酸醋,自己好好地与他们讲道理,这些人却给自己上眼药。自己稍稍发威,一个个便都成了哑巴。
好在有丛冰冰与徐达军的问题,不然会议将继续冷场。解答完丛冰冰的提问,陈青云继续解释。
“实行大部委制,必定有大部分的工作人员需要分流。”陈青云平静地说:“政府各部门的普通工作人员,收入其实很微薄,可大部分人都认为政府是铁饭碗,虽然收入少点,却有保障。”
“没错,除了铁饭碗思想,还有学而优则仕的流毒,在政府部门工作,总觉得高人一等。”丛冰冰跟上了陈青云的思路。
“我很欣赏某些国家的高薪养廉政策,在蓉城,虽然不能做到公务员拿到高薪,但较大幅度地提高公务员的收入,在机构改革后,还是能够做到。”
陈青云不怕大家质疑他的人员分流政策,干脆又放出一颗重磅炸弹。
又是常委副市长首先站出来:“青云书记,你就不怕各部门集体罢工吗?”
“大浪淘沙,越是重大的改革,越能看出谁是真正的精英。”陈青云坚毅地说:“我们要走的,就是精英路线,要让思想觉悟高、真正有爱国情愫、能干事、肯干事的干部留在我们的公务员队伍里。”
“这次要动的,不仅仅是一般干部,八成以上的领导岗位没有了,我最担心的,就是蓉城大乱。”
陈青云镇定地回答:“玉宇澄清之前,沉砂泛起,确实很难避免。但我们不能因为害怕混浊,连以后的澄清也不要了。”
到了这个时候,在座的人明白了,陈青云铁了心要执行大部委制,如果谁敢挑头闹事,必须会遭到陈青云的严厉打压。
辣手书记的外号,再次镇住了四套班子所有的成员,包括丛冰冰、苟书记、胡建设等人在内,全都暗自思量:这一次,决不能ting身去挡陈青云的炮弹。
这就是华夏的集体负责制,其实质,仍然是首长负责制在起作用。
“青云书记,这些我们都知道,现在的关键,这些分流的人员,出路在哪?”又是徐达军,他是主管人事的副市长,这个问题非他莫属。
第一千三百二十五章 步伐太快了点(五()
徐达军领了头,会议室很快热闹了。这次,大家不再关心大部委制是否可行,而是从人员的角度,摆出各种困难。
跟得最紧的是张瑜:“青云书记,基地管委会可以安排部分干部,却也只有百多个岗位。一万多干部分流,听着我就害怕。”
常委副市长不甘心刚才的失败,再次摆明车马炮冲来:“青云书记,如果因为机构改革而引发群体事件,市委班子成员都得吃挂落,必须慎重呀。”
老马凝重地说:“大部委制的推行,必须经过人代会的表决。如果人员分流的问题得不到解决,大部委制的改革方案,很难得到人大代表的认同。”
陈青云答道:“没错,但我们这个层面没有统一思想,想要说服人大代表,更不可能。”
邓兰秀眉微蹙地说:“青云书记,不会连公安局的人员也要分流吧?”
“我个人的看法,公安局的人员,确实要分流。”陈青云肯定地说:“特别是交警支队聘请的协警,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应该分流的是这块。至于正式的警员,我看不但不能分流,还应该充实力量。”
“也就是说,公安局可以安排部分机关干部?”
“很有限,公安干警应该安排专业人员。当然,原来部队转业的干部,可以考虑进+入公安系统。”
丛冰冰叹道:“就算生物医药基地与公安局能安排部分岗位,却是杯水车薪,难啊。”
苟书记阴阳怪气地说:“历朝历代有不少变革的先例,都是在政治体制上做文章。端部下饭碗的事,再残暴的君王,也不敢如此做。”
胡建设的嘴唇嚅动了几下,想说点什么,最终忍住了。他现在要做的,就是蛰伏,不要引起陈青云的关注。
铁打的江山流水的兵,胡建设不相信陈青云能够在蓉城主政一辈子。只要陈青云离开蓉城,胡建设仍然有出头的日子。
胡建设在背后所玩的小动作,陈青云并非不知。但他不想与胡建设计较,抛开原来的交情不谈,胡建设在陈青云的眼中,仅仅是一个红尘过客。如果胡建设知道陈青云的真实想法,说不定会表现得比其他人更积极。
可惜,胡建设没有这样的心性,不然的话,他也不会走上与陈青云背道而驰的道路。
丁香担心陈青云听了苟书记的话而冲动,赶紧接过话头:“谋后而动,这是眼下必须要做的事。常委会没有讨论人员的问题,依我看,大部委制能否成功,最关键的因素还是解决人员分流问题。”
常委副市长拍着桌子说:“对呀,人员的问题得不到解决,我们关在屋子里大谈大部委制,真是很奢侈。”
于春辉也很担心,扭头看到陈青云面露微笑,知道他已经有了打算,干脆挑明:“青云,不要藏着掖着了,将你的想法告诉大家吧。”
陈青云淡淡地说:“我有上中下三策供大家选择,如果大家有更好的建议,不妨提出来研究,谁的建议高明,就采用谁的建议。”
这一刻,陈青云暗自做了个决定:谁能真正帮助他推动大部委制,决不会让这个人吃亏。
徐达军马上助陈青云一臂之力:“青云书记,你的上策,莫不是让机关干部自己当老板。”
“盖儒者所争,尤在于名实,名实已明,则天下之理得矣。”陈青云笑道:“其实,我们的干部,工资收入并不高。如果有稳定的、远高于工资的收入,大家对这次的分流,还会有这么大的抵触情绪吗?”
“青云书记,有话直说呀,想急死我们呀。”老马是急性子,对于他关心的问题,更是如此。
“有一条应该肯定,这次紫郢湖的政务中心机关干部配套住房,不因为干部分流而影响他们的权益。”
陈青云心想:时机已到,该抛出另一个计划了。
老马由衷地拍着双手:“青云书记,你有如此仁心,机关干部不会不支持你的工作。”
“我看不见得,如果不分流,这房子该分的,不还是能够得到吗?”苟书记仍然站在陈青云的对立面。
陈青云非常感谢苟书记,如果没有捧哏,他的演技再高明,也只能唱独角戏。
“房子的问题解决了,剩下的最大问题,是就业岗位。”陈青云xiong有成竹地说:“这次的改革方案中,广电中心将组建成传媒有限公司,进行企业化运作,走向市场。”
苟书记干脆破罐子破摔,鼓足勇气,堂吉诃德那样,ting着长茅冲向陈青云:“陈书记,一个传媒公司,能安排几个岗位?书记不会让我们的干部,都去当演员吧?”
“别说当演员,就是当导演、当编剧、当制片人的机会,也未必没有。”陈青云淡淡地说:“紫郢湖小区还有近两万亩土地,规划中是文化建设用地。”
“这些土地,全都划给传媒公司吗?”徐达军惊呼,如果真是这样,损失的土地出让金是个天文数字,恐怕陈青云也背不起这个责任。
陈青云笑道:“一切都按经济规律做,不过,文化产业园的建设,国家应该有相应的优惠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