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单一的产业结构,粗放生产,让安贤县产业结构极为脆弱,伴随着煤矿资源枯竭,这个曾经房价暴涨的小县城,最终变为一个落败萧条的小城市。
留给这个煤矿大县居民,只有千疮百孔的地底空洞,以及房产投资泡沫留下的一栋一栋无人居住的郊区寂静楼盘。
在安贤县县城东部,第一煤矿集团的六层楼高的办公大楼,坐落在县城中心位置。
曾经这里楼内热闹非常,负责管理国有煤矿生产,经营,销售。给安贤县居民,带来大量就业岗位。
只是如今,染着煤灰的建筑里,清冷非常。二楼之上,空空荡荡,连廉价出租也找不到租客,只能荒废闲置。
而一楼的办公室,宽裕到一人一间,还有剩余。
这栋大楼,完全是这个因为矿产枯竭而落败城市的真实写照。
王立安是第一煤矿集团在安贤县的负责人。如果时间推移三十年,甚至是十五年前,这个位置简直是让集团内部打破头皮,大打出手,纷纷争夺的重要岗位。
但是如今,完全就是配边疆,打落冷宫的标准。
王立安三年前,因处事耿直,得罪上峰,被调到这个已经被媒体称为“死城”的安贤县,终日领着死工资,碌碌无为,每天朝九晚五,管理几个没精打采的员工,无论生活还是工作都如一滩死水。
这天清晨,王立安准时上班,泡了一壶茶叶,翻开报纸,浑身没劲地看着千奇百怪的新闻报道。
突然,桌面沾着灰尘的电话铃声响起。
王立安一愣,好半天没回神。
主要是手机普及后,这台办公室的老式电话,很少派上用场,只有上级下达任务时,才会偶尔响起,不过,这个几乎没什么存在感的分部,连领导视察搞卫生的任务,都不会下达到此处。
等王立安犹豫不决接听电话时,很久没有听到的上级下达任务的指令,险些没让他热泪盈眶。
终于有事做了!
人都闲霉了!
虽然这个任务,听起来有些奇怪,但王立安总算不用在办公室里泡茶了。
挂掉电话之后,他开始走出办公室,一间一间办公室敲门,给单位里懒散清闲的员工下达任务。
曾经数百人的办公大楼,如今员工人数两个巴掌都数得清楚。
“吴文浩,别写你的网络了,去档案室把笔锋山矿洞的资料和钥匙全部取出来。”
“易晓彤,再刷淘宝我扣你绩效了,立刻去银行,辉腾市分公司下拨了一笔款子,给我们办公使用。”
“卢集,到务工市场找十名青壮,整理矿洞。”8
第六百零四章 新兴种植业的影响()
笔锋山位于安贤县东南方向,地势不高,周围矮山连绵,无甚奇观,平凡朴实,山民安居,民风淳朴。 .更新最快
变化从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开始。
笔锋山一带,勘测到大量煤矿资源,其蕴含财富,让所有人如见血财狼,无论是国有煤矿公司,还是私人煤矿主,都在此挖掘矿洞。
整整三十多年,此地承担了安贤县百分之四十的煤矿产量,无论是大企业,还是小矿主,都从这里吃得盆满鼎满,肥的流油,而煤矿产业也为当地居民,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
不过,煤矿资源,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财宝,疯狂挖掘的后果,显然给当地环境,带来不可扭转的灾难。
除了煤矿加工带来的环境污染之外,谁也不知道,在笔锋山周围,底下到底有多少条矿洞。在利益熏心下,许多无证经营的小矿主,早就将这一带挖得千疮百孔。
见于新闻报道的地面天坑事件,每年时有发生。
如果说三十年前,居民生活的地方,还是环境清宁山青水绿的世外村庄,那么如今此地早已不适合人们居住,特别是一些底下矿洞极为复杂的地区,只能采取将地面居民迁移他处的策略。
至于不愿或者没有迁走的当地人,在离开煤矿,回到田地之后,欲哭无泪地发现,祖辈赖以生存的土地,早已不适合种植。
西晋第一煤矿的西沟矿洞,在东头村西面,这也是这一带煤矿资源最集中的地区。因为是国家管理,环境比其他地方略好,但是十年之前,这个矿井的资源完全枯竭,矿洞封闭,尘封至今。
东头村在煤矿业繁荣时,举村以煤为生,收入远胜务农,但随着矿洞封闭,村中居民,只能远赴他乡,继续出卖劳力为生。
如今村中现状,和华国目前许多农村一边,无青壮劳力,只有老弱妇孺。
李立辉是东头村罕见的青壮,年过四十,和媳妇在家守着几亩薄地,种玉米和土豆,偶尔到县城里寻找打零工的机会,日子过得一年不如一年,不过他老父母不良于行,所以他们也无法脱身离开,到异地打工赚钱。
这天他运气不错,刚在安贤县的闲散零工聚集的老桥头蹲下,就碰到有人来招工。
十个人的名额,被这群闲得发慌的汉子,险些抢出火花来。
幸好,他位置好,正好在那个国字脸的中年人身边,被算了一个。
一天一百五十的工钱,在目前落没的安贤县,已经算是很优厚的待遇了。
不过,李立辉可没想到,工作的地点,居然就在村子西边的西沟矿洞里。
矿洞生锈的大锁头,用钥匙都打不开,还是李立辉跑回村子,弄了自家的大铁锤,狠命砸了十来下,才弄开锁头。
洞内漆黑,李立辉咳嗽一声,还有幽幽荡荡的回声从里面传出来。
“王经理,咱们咋整?”李立辉看着不知情况的洞穴,搓了搓双手,用一口西晋腔调询问旁边的负责人王立安。
“刘电工,你先整修线路,争取尽快把一百米内的电路弄好,我们可以照明。其他人带探照灯,开始收拾里面的墙面和地面。”王立安按照上级的要求布置工作。
比起地铁,地下商场,地下停车场以及其他城市的地下设备,吸金第一煤矿集团所要修建的大型地下种植洞,施工难度并不大。
地底是现成的矿洞,整顿之后,按照一定的地下建筑的标准进行加固就可以了。
他们并不急于求成,打算一边种植唿吸泡泡,同时往里施工,不断拓展种植洞的范围。
西沟煤矿井,开启往西沟种植洞改造的漫长道路上。
原本矿井内被挖掘的地下空洞,砌厚墙,拓宽洞口,布置水电,有条不紊的改建成适合唿吸泡泡子株生长的地下环境。
矿井底下,根据地形,分割成一个一个的房间,每个房间都种植这一团一团唿吸气泡植物。
西沟种植洞,和于静承租的那条只有一百多米的小矿洞不同,它拥有着庞大的地下空间,是华国第一次真正意义上利用废弃的矿洞,变废为宝,使其成为资源枯竭地新的财富之源。
和不可再生的煤矿资源不同,特殊种植业是一种可持续的发展道路。
只要从秘境中源源不断兑换出适合地底种植的植物,西沟种植洞里的种植和生产,就永远不会停止。
李立辉没有想到,这次运气不错的招工,竟然让他拥有了稳定的工作。目前还称之为西沟矿洞的地下矿井,施工似乎没有停止的时候。
他直接和西晋第一煤矿集团签订了劳动雇佣合同,以前难以想象的职工医保社保,以及每个月超过四千多的工资,让他的生活掀起翻天覆地的变化。他也成为世界最大的唿吸泡泡种植基地第一批老员工。
他的老婆,也被西晋第一煤矿集团雇佣,专门负责在已经建设好的种植洞里,一种名叫唿吸泡泡的神奇植物的种植和采集工作,工资也很不错。
对他们来说,能在家门口找到这样一份并不累人的工作,简直就是祖上积德烧高香了。夫妻两人每个月收入合起来,不算五险一金,都有将近七千元,可比耕种土地,累死累活,一年也赚不了几千块钱的日子强多了。
甚至比起十年前,提心吊胆,下井挖煤的时候,也舒心多了。那时候虽然挖煤工资更高,但是工作环境恶劣危险。现在这种植洞里,光线明亮,通风透气,虽然也是地底,但和那时候截然不同。
李立辉是一个没有很多想法的人,这样的日子,能攒下一笔丰厚的养老钱,能给老房子翻个新加两层楼,能让老父母治得了病,能供得起娃儿上大学,他心里已经知足透了。
随着东头村西沟废弃老矿洞里的工程越来越大,需要的人力越来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