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室内生长的丰收女神草莓果这个品种甜度高了很多。
“玉米?”一棵一棵笔直的玉米种成排,看起来非常整齐。
“水果玉米,可以生吃的,翠绿的品种,很特别。”
“西红柿?大果还是小果的?”
“小果,是黑番茄的品种。”
“和我们种植的室内藤本红玉番茄口感有什么不同呢?”江画顺手摘掉几片略带枯黄的叶片,放在植物根部。
“室内品种的口感,甜味略微清淡,但果香浓郁,而天台种植的这些品种,则甜度都比较好,对喜欢吃甜食的人来说,口感很好。”
“哇,居然有一个小亭子,亭子上爬蔓这么漂亮,这是西瓜叶子?”
小路转弯,霍然开朗,一处歇脚的小亭,造型大方,最特别之处,在于它的亭身非石木结构,而是由钢筋搭建主题,碧绿的西瓜藤,恰到好处的爬蔓在亭子上,将粗糙的钢筋遮掩。
这株西瓜生长的时间不算太长,亭子顶部还有一些钢筋裸露,再等一周,这座小亭,就会被西瓜藤完全覆盖。
“哇哇,”江画激动的跑过去,“真是太美了!”(未完待续。)
第一百四十一章 西瓜亭和甜瓜长廊()
林曾看过这个亭子的照片,从张辉发给他的手机上。
当时只觉得还不错,达到他想要的效果了。
但在现实中,这款由植物和金属打造的凉亭,呈现的状态,远比手机照片里的更让人惊艳。
分裂羽状的叶子,不到巴掌大小,每一片都青翠欲滴,叶片之间,嫩黄的西瓜花点缀其间,给单调的翠绿,平添一抹生动活泼的娇嫩色彩。
远看,就像童话故事里描述的精灵小屋。
这还是在亭子顶部还没有被瓜藤覆盖的前提下。等西瓜藤爬满凉亭,效果就更棒了。
“真是太美了。”能让江画完全忽略手中的食物,绿植凉亭的存在感确实很强。
“咳咳,这是我们公司的绿化的一个主打特色,感觉还不错吧?”林曾跟在江画身后走进凉亭,心情有些像分享玩具的孩童。
“岂止是不错,简直是梦幻。”江画赤脚好奇地踩在凉亭的地面上,凉亭的地面,同样种满了地毯草,柔柔软软,说不出的舒服,“你不知道吗?这种如森林小屋的感觉,简直就是无数孩子和长大了的孩子的童年梦想。”
“嘿嘿,还不太完美。”林曾都控制不住脸上的笑容,原来被人这么夸奖,这么幸福。
“已经很好了,你看,藤蔓的长势,笔直富有规律,叶片朝向、形状、大小也几乎如出一辙,将建筑的美学中,这种统一一致的美感,带给人很愉快的审美体验。”江画凑近凉亭的四根柱子,很认真的研究爬藤的西瓜,她的鼻尖,都要凑到一朵盛开的嫩黄西瓜花上。
凉亭的面积不大,四根柱子围起来的方形空间,约莫只有两三平方米。凉亭的顶部,林曾没有采用造型优美的单檐角亭,而是选择了外观更为古朴的圆形亭顶。这是参考苏州拙政园笠亭的造型。
茂盛的枝叶,容易遮掩角亭优美的线条和凌空而起的四角,但生长在圆形亭顶上,却显得大方古意,宛如江南渔翁头顶的箬帽,摒弃华饰,回归质朴。
人身处亭中,顿生悠然闲适的心境。
等空中果园的瓜果成熟,恰好与果实满枝,果香四溢的环境完美融合。
“等果实成熟,秋意正凉,采完瓜果,坐在凉亭中,闲聊品尝,那感觉真是太有味道了。”江画抬头看亭子天顶,发现顶上也有瓜蔓的痕迹,不由感慨道。
“可惜亭子设计的时候,没有考虑侧面的座椅,需要在亭中,再放一套符合的桌椅。”林曾有些可惜,因为亭子比较小,还有设计的难度,他放弃了亭子的廊椅,所以现在他们也没地方坐。
“我觉得不用。”江画像得到心爱玩具的小朋友,顽皮地眨了眨眼睛,挥挥手,直接盘腿,随性在亭中坐下,她把食物放在面前,手掌拍了拍柔软的地面,“你看,像不像野餐?要不要来点炸草鱼?口感恰到好处。”
“……”
“好的。。。”
“嗯嗯,不知道这个亭子,会被领导命名成什么?”地上摆了一摊,比踏青野餐一点儿也不差,江画鱼肉吃了大半,目前正对手中的流沙包感兴趣。
“呵呵,这不归我管。”林曾倒是没想到这个问题,只觉得果然如江画所说,油炸草鱼肉名不虚传,超级好吃。尤其是放凉一阵后,鱼肉外的酥皮脆香到了极致,但里面的鱼肉鲜嫩多汁,两种不同的口感一起在口腔咀嚼,太享受了。
“我觉得直接叫西瓜亭就好了,简明易懂。”
“……,那是不是那边的长廊,应该叫甜瓜长廊?”
“这个可以有,有没有其他的?”
“那边还有一个草莓小空间,就像一个吧台,可以喝茶聊天。”
“哇!等会儿过去坐坐,那个是什么?”
“额,黄瓜秋千架棚子……”
“天哪,我已经迫不及待的等待他们成熟了。”
因为空中花园和果园,植物还没有成长到最佳状态,因此暂时没有对其他老师和学生开放,虽然校内还有午餐班和留校的师生,但天台上却难得清静。
林曾和江画,坐在西瓜凉亭,说笑间,吃完所有食物,然后沿着小路,将清一小这个天台果园,认认真真逛了一圈。
“好吧,说不定以后我们一二年级的小朋友,都不要去公园春游,直接带到这里,有吃有玩多开心。”江画离开果园时,很开心地说道。
下天台时,距离下午上课的时间不过半个小时。因为江画值班,需要提前半小时站岗,林曾只得自己离开学校,向湖泊公园而去。
因为是上班时间,又是正午光景,湖泊公园的人并不多。
林曾站在大榕树下,仰着头,手中的笔,飞快的在笔记本上划着什么。
一个多事的扫地大妈,从林曾身边走过,斜着眼,瞄了一眼他手中的笔记本,然后莫名其妙地摇摇头,用看精神病患者的眼睛,怪异地看着林曾,惋惜地走开,口里不断嘟囔着“好好的年轻人……”
林曾根本没注意到身边的小插曲,他正通过一种特殊的方式,记下树下能看到的节点位置。
节点,是改造基树非常重要的关键点。
每一棵树,都有自身的节点。
越大的树,拥有的节点也就越多。
地球上的植物学,似乎没有节点这个概念,但在异度空间育种师的眼中,节点的位置,是极为重要的存在。
尤其是原始植物,可以改造成基树的原始植物,拥有的节点数量越多,原始植物的可塑性就越强。
按照《初级技术改造学》中的方法,林曾已经从这棵年岁悠久的大榕树身上,找到了十六个节点,这还只是树底下可看到的枝干部位。
想要搭建最低等级的合格的秘境空间,林曾至少要在这棵大榕树上寻找到三十个以上的节点。
应该问题不大。
林曾记下第十七个节点的位置,才低头活动僵硬的颈部。
除了找到节点的位置,他还需要做一件比较困难的事情。他必须很清晰地记住这些节点的位置,然后在没有任何光线的漆黑夜晚找到它们。
漆黑的夜晚?
是的。
大庭广众之下,林曾找不到光天化日爬上树折腾改造计划的办法,所以,只有等待无人的深夜。(未完待续。)
第一百四十二章 凝晶符和彩虹之地()
林曾在湖泊公园大榕树的底下,晃荡了一个小时。
目之所及的树枝,都被林曾如扫描一般,仔仔细细看了个遍。
他一共找到二十八个节点。
距离三十个的目标,仅有两个。在那些看不见隐没在树叶之中的树枝中,要找到剩余的两个节点,基本没有问题。
收好笔记本,林曾闭目,一一回忆完记录下的二十八个节点的位置,力求在漆黑的环境下,他还能找到这些节点的方位。
榕树是树冠极大的一种树种。它的树干,并非如白杨一般,一支笔挺,而是随着生长年岁日久,从树上垂下的气根扎进土里,渐渐生长成新的枝干,
这些树干,慢慢聚集在一起,形成远看极为粗壮的榕树树干。近看这棵千年古榕的数人无法环抱的树干,可以看到一根一根粗细不同的根枝缠绕在一起。
也正是因为这些不断生长的根枝,榕树拥有着普通树木难以企及的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