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政治家-第23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陈飞摇摇头说:“皇上,你只是算了材料成本还有运输成本,可是却没有算管理成本。如果我们交给官员来管理,那我们要承担那些负责冶铁的官员的俸禄。而我大唐官员俸禄其实是比较高的,他们这些七品官都能够获得巨额俸禄,再加上为数不少的永业田。这些其实都应该算到钢铁成本里面。而且官府管理,最大的问题也就是各种吃空饷的人太多了。古人云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各路官员都把自己的亲朋故旧塞到了这些作坊。而经过我的清查。原先在钢铁作坊里面吃空饷,或者是磨洋工的人。足足占钢铁作坊的三成以上,这些人的工钱可是还照样要给,所以这个也是一个凭空的损耗。可是商人怎么可能养着这些磨洋工或者吃空饷的人,他们巴不得把一个人当做两个人来用,这样他们也就能够节省了很多财富了。”

    “至于最后,也就是时间的成本。本来这些钢铁作坊由官府管理,他们每天只是生产五个时辰,因为这个是按照官员上班的时间来制定的。可是商人来生产。那在我们大唐保证全部收购的情况下,他们愿意分成两班,每班生产六个时辰,这样几乎一整天十二个时辰也就可以生产了,这样等于是凭空提高了两倍多。最后也就是原先官府管理的方法也有问题,原先工匠都是拿着固定的工钱,并没有太多差距,所以干得多干得少,也都没有什么差距,他们自然没有动力。而现在商人来管理。他们首先可以多劳多得,这样工匠干活的热情也就提升了,皇上你说他们会不会更加卖力的干活呢?”

    陈飞给李世民讲解了很多关于商人承包的好处。这样综合来看提升了五倍的产量也不是不可能。而李世民也都对于那些官营的作坊其实顿时感觉非常的问题严重,因为这些官营作坊其实说到底那些领导层也都是一个个都官员,他们作为官员的灵活性和干活的动力远没有商人高。而当官和当商人,那完全是两种生物。官员讲究的是多做多错,少做少错,不做不错。这样态度让他们对于改革作坊内部,增加生产力他们没有什么热情。他们害怕一旦自己改革失败,那自己要担责任。可是商人不同,商人他们只要能够增加产量。改善质量,能够给自己带来利益。那他们都会愿意去尝试,哪怕有一定风险也都愿意做。商人愿意冒险。官员一点风险都不想冒,这里面的差距也有不小。综合来看,同样的作坊,换了商人来管理,那增加五倍也不是什么神话。

    “哎,陈飞,你说朝廷真的不适合直接经营产业吗?难道就没有既能够保护朝廷安全,也不至于让这些产业落入了某些图谋不轨的人的手里吗?”李世民问道。

    陈飞看得出来,李世民现在其实非常矛盾,一边是产量和质量的急剧上升,让李世民非常动心。可是另一方面他也害怕那些关乎于国计民生的东西流入到了普通百姓手里面,或者是被一些图谋不轨的人想要控制。这样其实也就是一个皇帝最矛盾的想法,一边是国家强大,可是另一边也是面临一定风险,这样才是最难以选择的。

    “皇上,其实最好的办法也就是之前我所说的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如果官府对于这些属于官府的产业不直接管理,而是聘请民间一些有管理才能,并且身家清白的人来帮助朝廷管理,这样当然是最好的。而朝廷不要干涉太多,只要负责最终的裁决,还有监督里面那些代替我们管理的人也就行了。平常的事务我们也就不要干涉,除非是大事才过问,这样虽然不敢保证绝对安全,那可以尽可能的兼顾两者之间。”陈飞说道。

    其实陈飞提出的这个也就是后来的职业经理人制度,在外国的职业经理人制度是因为拥有所有权的老板并不一定能够管理好产业,而把所有权和经营权分开,这样让有才能的人来管理,可是却不至于丢掉了自己的产业。而大唐也都可以这么做,只要掌握了最终裁决权,还有监督权,那一般的人也都翻不什么浪花。

    “你让朕想想吧,如果只是钢铁作坊还可以以军械需求紧急作为依据,可是如果所有朝廷的产业都交给商人来管理,这个恐怕有些难。让朕考虑一下,是否要在所有朝廷产业里面都实行这个。”李世民说道。

第三百三十六章 军品外包(六)() 
陈飞并没有说后面的,其实这种国家直接管理经营的产业必然是弊端重重,这个也就是当官和当商人是两回事。如果而且如果当官,也并不合适作为技术革新。如果从中国的科技史来看,中国其实虽然号称是科学技术一直领先于西方,可是从政策制度来看,其实中国并不适合科技发展。首先如果在官府直接经营产业的情况下,先进技术是非常难以研发的。因为如果研发失败,那些官员都害怕担责任,所以他们都不会有动力去研发推行新技术,这样让科技无法发展。而商人不同,普通商人为了获得利润,肯定是想办法提高生产力,提高产量,提高产品附加值,这样才是让科学推进的方法。

    所以如果一直让朝廷的官员亲自经营这些冶炼作坊,那恐怕钢铁冶炼的技术会进步非常缓慢,甚至根本无法进步。这个也就是那些官僚的原因,他们根本不会想着研发技术,他们只是想着自己什么时候能够升迁。指望他们来推广技术,还不如指望商人呢!

    “陈飞郎中,关于那些冬装的事情呢?你开始生产了没有?”李靖问道。

    而陈飞接着回答:“李将军,关于这批冬装的事情,我还在准备。我不打算由我们的工匠自己生产,我打算外包出去。让民间有资本的商人来生产,这样不但提升效率,也能够让百姓获得一定利益。毕竟我们如果自己生产,那最后的结果也就是时间越久,并且也未必能够完成任务。”

    “好了,我不管那么多,你必须要弄出足够的冬装,不然我跟你没完!”李靖说道。

    李靖他已经知道了一年之后自己将会担任北伐突厥的总指挥。所以他首先关心的也就是冬装问题。如果没有足够的冬装,那大唐军队根本无法在冬季作战,所以李靖首先要关心的是冬装。别的武器都是可以排在后面。但是冬装必须要有。如果没有冬装,那士兵根本无法承受冬季大雪的威力。早就被冻死了。所以必须要准备好冬装才行,如果没有冬装这次战争是绝对无法发动的。

    陈飞听到了李靖的催促,也就马上主动的去再次发布了一个关于冬装外包的消息。陈飞开始主动要求商人帮助设计冬装,然后一旦陈飞采用了之后那也就能够获得生产权利,然后官府大量采购。

    其实这个也就是一个技术招标,让那些商人设计好一些冬装,然后交给陈飞进行审核,最后确定效果了陈飞也就大量采购了。陈飞其实发现原先军队那些冬装。保暖效果非常的不好,其实都是一些厚重的麻布。这些麻布其实保暖的效果非常差,很难起到保暖的效果,所以陈飞并不希望到时候士兵穿着这种老旧款式的冬装上战场。所以陈飞主动要那些商人设计出来一些冬装,然后可以给自己选择这些冬装的设计款式,然后进行选择出来一些合适的款式来进行采购。

    “听说了吗?这次朝廷要给将士们采购冬装,足足三十万件啊!”“是吗?听说今年朝廷要给士兵发放冬装,算是朝廷对士兵的关爱。而这次冬装要从我们这些民间采购了,而不是由军器监进行生产。这样我们可是能够大赚一笔了!”“哼,朝廷终于明白了。他们那些冬装款式老旧,并且生产速度也慢,怎么可能好呢?现在士兵的冬装。比起普通百姓的都不如。”

    如果要说谁对官府经营的那些产业最了解,莫过于商人了。官府经营的产业怎么样,他们当然十分清楚,所以他们对于朝廷的那些纺织作坊也哦度不太看得上。不过他们现在听到了朝廷居然采购冬装,这样让他们都心动了。因为这个可是三十万件冬装,哪怕只能够吃下几万件,那也是一个非常巨大的好处。几万件的冬装订单,已经是足以让那些商人吃得盘满钵满了。现在可是三十万件冬装,如果能够弄到手了。那肯定是吃得脑满肠肥,说不定能够从此成为纺织业大亨。

    不要高估古代的生产力。古代能够年生产三十万件冬装,已经是古代的超级纺织业大亨了。古代的市场需求还有生产力和后世没有办法相比。所以很多人都希望能够借助这股机会,狠狠的赚上一笔,这样完全可以让自己的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