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也只有吕不韦这样权力财富都一时无二的人物,才能这样做到一手遮天。在三个月的时候准备出这场战争的后勤补给来。
这只骑兵如果放在后世,会有另一个称呼,那就是蒙古突骑。虽然没有达到一人三骑的配置,但任何一个人的战斗能力,都不逊色于千年后那支横扫亚欧大陆的铁骑。
上万只铁蹄,从赵国的疆土上踏过,或者说,曾经属于赵国的疆土上踏过。所到之处,赵人大惊,好在白起这次并没有把他的兵锋铁蹄指向赵国,只是从赵国国境的边缘,隆隆而过。
按照秦国与赵国这次的协议,赵国割让三座城池给了秦国,为秦国与魏国的接壤,直接开辟了一条道路,而信陵君即位魏王后,秦国在吕不韦的授意下,竟归还了赵国另三座城池作为补偿,并以重金贿赂赵国重臣郭开。这一举动,很大程度上缓和了秦国与赵国间的矛盾,充分说明了两国之间没有永恒的仇恨,只有永恒的利益。
这是白起在十来年后,再一次以将领的身份,带大军踏上这片浸满了鲜血的土地。看着那些赵人眼中再明显不过的恐惧和仇恨,白起心中一阵阵地冷笑。
“这就是政治,在共同的利益面前,什么国仇家恨,都得要往后放。兄弟,老哥我是真的明白你在做些什么了。嘿嘿,如果政治的目的,是政治家们的游戏,而让所有的牺牲,都让他们的百姓来承受的话,这种政治,不要也罢。”
“我来了,我看见,我征服,用不了多久,我大秦铁蹄所踏之处,都将是我大秦的国土,魏国,韩国,齐国,楚国,燕国,赵国,只是个先后的次序不同罢了。”白起想着,策马扬鞭而过,在他们的前方,原先的赵魏边境,一座巨大的军事战垒,就那么矗立在那里。
这原先是赵国边境的一座城,在被割让给秦国后,吕不韦的商队,带来了大量的物资,而墨门,从来就不缺优秀的工匠,短短数十天,不仅这座城池的防务,得到了加强,更以这座城为基础,向两旁衍生,拉开了一连串的坚垒。
这种坚垒化的策略依然是出自梦渊的头脑,他认为,在古代的战争中,最重要的事莫过于后勤。在关键的位置,建立单方向防御的城堡,能够大大缩短原本漫长的补给线,也让军队能够利用这些堡垒,做到进可以攻,退可以守,因为这些壁垒是单方向的,从本方攻击,能够很容易打破,但从外面攻击,却是一块不折不扣的硬骨头。当年信陵君率领的四国联军,便是止步于那座至今仍然屹立在秦赵边境的坚垒,而现在,这种同样的坚垒,又矗立在了秦魏的边境。
当白起的大军接近这座坚城的时候,一员年轻的将军迎了出来,在他的身后,5ooo名弓箭手整齐地排出了三个月牙阵。
“踏踏踏踏。”这名将军策马飞驰到了白起的身前,灵巧之极地跳下马来,向白起恭敬地行礼道:
“弁将王翦,在此向白将军复命。”
没错,这员将领不是别人,正是一月前与项少龙在御前比武的王翦。因为项少龙并没有像原著中那样,得到宝马疾风,所以即使取了些巧,也不过和王翦打了个平手,更因为吕不韦的及时叫停,让王翦对吕不韦一方,也有了些许好感。
在梦渊的授意下,蒙骜当即以王翦骑射无双为名,将其调到了手下,为白起训练弓骑兵,白起极爱其才,便设法将他带了出来。否则如果王翦在咸阳待下去,和小盘走得过近,这位一代名将,很可能会毁在梦渊的阴谋之下。
第二百九十二章白起出阵文字a!!
第二百九十三章 犯晕的白圭()
白起也直接翻身下马,直接走到了他的跟前,行了了军礼问道:
“形势如何?”
王翦知道,这正是这位传奇将军的一贯作风,白起规定,当将领进入到自己所统辖的战场区域时,必须在第一时间了解战况。想起自己前些日子看到这位军神时,王翦的第一反应是不信,但看到蒙骜等人像是面对自己神祗的恭敬,让他很快变成了不可思议,在听蒙骜讲述了梦渊编的连篇鬼话后,王翦终于相信了,面前这个几乎与他同龄,却声誉鹊起的将领,就是数十年前秦国最伟大的军神白起!
在白起的坚持下,王翦以区区一个弁将的身份,成为了白起的助手,这让他无比地兴奋。
“报告将军,目前情势平静,但魏国的探子,不时地在周围出现,已经和斥候生了几次冲突,末将已传令布防,常规守备已具备。”
白了点头道:“无忌是个精明之极的老狐狸,前些日子这壁垒上挂的是赵国的旗帜,我们和赵国的协议,也并没有公开,所以无忌纵然心中有疑惑,也不会贸然攻击我们,但前天你们到来,和今天我们的行踪,不可能避得过魏人的耳目。”
他看了看时候,天边已露出了鱼肚白色,便道:“既然如此,我们就明确地告诉我们的老朋友,我们来了。”
王翦微微一愣,便明白了白起的所指,脸上顿时露出了兴奋的神情。
“传令,降下赵国旗帜,升起我大秦的旗帜,告诉他们,我们来了。”
“哦!”王翦的号令被传递了下去,上万名士兵一起高声应诺。白起亲自高举着秦国的军旗,拾阶走上了战堡的最高处,解下了原本飘扬在旗杆上的赵国大旗,并和王翦一起将秦国的旗帜,升上了空中。
在两人的带领下,所有的秦兵用拳头敲击着胸前的甲胄,大声高唱起秦人的军歌。
岂曰无衣?
与子同袍。
王于兴师,
修我戈矛。
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
与子同泽。
王于兴师,
修我矛戟。
与子偕作!
岂曰无衣?
与子同裳。
王于兴师,
修我甲兵。
与子偕行!
上万人一起高歌,嘹亮的声音,传过了边境,惊动了边境驻守的魏军,其时魏境的守将非是旁人,正是白圭。信陵君最不放心的便是赵国,便让这个他的心腹大将,到了赵魏边境驻扎,其夫人正是平原夫人,算是对赵国知根知底。
但是,因为信陵君登基一事,白圭暂时离开了秦赵边境的驻地,而他的便宜儿子少原君,根本就是个无能的纨绔,待得白圭回来,在赵国境内的要塞,已经建造到了尾声。白圭无奈之下,只得把此事通报给了魏王无忌,并下令时刻关注这座要塞的消息。(附带说一句,白圭历史上不是将军,而是个精明的商人,这里用的是寻秦记的设定。)
于是,风尘仆仆赶回驻地的白圭将军,被嘹亮的军歌声从睡梦中惊醒,然后吃惊地看到赵国的旗帜已经消失在要塞的顶端,而一面秦字战旗正迎着初升的朝阳,在晨风中猎猎飘动。
“不好!”他匆匆忙忙地披上了战袍,大声地叫起来。
“击鼓,升帐。”
冲出营帐,就看到满营的魏兵,就像是被吓飞了魂魄的羊群,漫无目的地奔走号叫着。
“炸营!”
白圭也是经验丰富的宿将,知道这是因为士兵在睡梦中被惊醒,因为紧张而处于茫然失措之中。
在几个亲兵的护卫下,他冲过了乱作一团的士兵,到了前方的军鼓边上,却现鼓槌不知被乱军丢到了哪里,情急之下,他解下了佩剑,以剑鞘为椎,用力地击打起来。
“咚--咚---咚---咚”集合待命的鼓声,给了茫然的士兵一些起码的指引,而白圭麾下的将校,也开始约束自己的士兵,过了约莫一刻钟功夫,魏兵虽然衣冠不整,但总算集合完毕。
“倒是有几分本事。”站在要塞的?望台上,白起的手中拿着一根长长的铜管,将细的一端凑在眼前,粗的一端望着远处。
“望远镜!”
主神空间不允许将现代的高倍数军事望远镜带到这种古代场景,但却阻止不了队伍中的两大机关大师,让世界上第一台手制望远镜出现在白起的手中。
“将军,这是什么?”
“这个,是鬼谷子一脉传下来的,据说是出自公输班的构思,直到我那老弟的一代,才做成了成品。”白起一笑道。
“这真是太神奇了。”王翦接了过去,看得出神,忍不住惊叹道。
“我那老弟和弟媳都是心生七窍之人,甚至可以造出让人在空中飞行的机关,这东西虽然意义重大,但对他们不过是雕虫小技罢了。有了这东西,我们的计划,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