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还有不到六十发弹了,七哥,你呢?”
“我手枪里有几发,冲锋枪还有一个弹夹多一点,”看来七哥的子弹,要比那战士打得还要多一些。
“啪啪啪,”只听得正前方敌人的后方,响起了三声枪响,原来是负责警戒的那名战士,在回应着七哥他们,他的子弹并没有打着敌人,好象是在说,“七哥,我还活着。”
“吗了个b的,今天这活干得真好,小鬼子让咱们三个给包圆儿了,你说以后和谁说,谁会相信哪,”七哥还不忘自已给自已打趣儿。
就在敌人再一次准备进攻时,只听到沟里的外围一阵枪响,y国民兵全部退却了。
“呵呵,一定是柱子他们来了,咱们的大部队可不是吃素的,要是他们不快跑的话,真得去见他们的老祖宗去了,”和七哥一起的战士,还不忘给退却的y国民兵打上一梭子子弹,他也叫了起来,之后应声倒地了好几个y国民兵。
来的果然是张文治和郭开庆他们,当他们从‘柱子’口中得知,有可能七哥遇到危险时,就以最快的速度,来解救他们了,几支‘米国的狙击枪’,打破了y国民兵的鬼胆,这枪实在是太厉害了,三四百米,就把守在山梁上的y国民兵给打趴下了,由于不是打歼灭战,张文治命令,任由对手逃脱,不再紧追不舍了。
“老七,你在哪里!”郭开庆站在山梁顶上,大声地呼喊着七哥。
“七哥在这里,他在这里,”由于七哥的腰伤还没有好,同行的战士站了起来,蹦跳着和郭开庆进行了响应。
“柱子”飞快地冲到了独立的山梁上,不容分说,背起了七哥,快步下了深沟,跑到深沟尽头时,又有几名战士把七哥扶了上去。
“老七,听说你腰扭了,怎么样,还行不行了?”张文治关心的问道。
“走是走不了了,不过我看二哥是不是可以背我呀。”
“当然可以了,”郭开庆把冲锋枪交到了张文治的手中,背起了七哥。
背这个身材匀称的七哥,郭开庆还是相当轻松的,本来郭开庆就是人高马大的,背起七哥之后,七哥更显得高大了许多,他不停地用钢盔向战友们挥手致意,迎来的都是战友们的欢呼声。
“七哥,你没事吧,”早前负责梁上警戒的那名战士,主动跑到了七哥的身边。
“好小子你呀,这句话该我问问你呀,你跑到哪去了呀,那么多鬼子,都没有抓到你?”
那战士指了指远处的连片山梁,“去那边了呗,我本来想把他们引走来着,没想到他们这么狡猾,我怎么开枪,他们也不过来,后来我只好自已下来找他们来了。”
“哈哈哈,真有你的,看样子,以后我得和你学学打法了,”七哥很是高兴,这场战役下来,只有他的腰受了点伤。
“大哥,二哥,咱们赶紧走吧,一会他们来了援兵,咱们就走不起了,”副排长提醒起了众人。
“前边是我们原来要转的重兵区域,现在不能再走了,咱们走大路,搞长途奔袭,先去界河那边,”张文治做了决定,刚才的战斗,显然已经暴露了他们要直穿敌人的重兵防线,要是再往前走,有可能主动被围。
“好,听大哥的,”郭开庆大步流星,第一个背着七哥向大路奔跑着,头上的钢盔一跑一磕头,七哥倒很是有眼力见,他把郭开庆的钢盔取下,自已拿着,配合着郭开庆的跑步行动。
大约跑了五百米左右,张文治抢下了七哥,他接替了背七哥的工作,只见他不输于郭开庆,跑得依然很快。
又跑了二三百米,队伍里的机枪手把机枪交给了战友,他接替了张文治,背起了七哥。
就这样,七哥是大家背到界河县的,在那里,副排长领着七哥,找到了当地的医院,在他很是流利的y国话欺骗下,医生给七哥进行了医治,还好没有什么大问题,郭开庆和张文治,也就放了心了。
第64集 孤旅独行(四)驻地古庙()
y国界河县,位于y国北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的人口,大约有二三十万人,界河县以农业为主,各行各业都很不发达,能选择在此地休整,张文治最大的考虑就是,直接进入y国的北部内陆地区,跳出敌人的重兵驻地,由于界河县周边的道路四通八达,以便于进行下一步的运动,最主要的也是为了七哥着想,因为只有进入正规的县城,才能找到好的医生,治疗他的腰伤。
平时战士们的y国话对话交流,使郭开庆所带领的这支部队,基本上人人都能听懂y国当地人的语言,为了不暴露自已的外军人士身份,大家都装成了哑巴,耳朵里尽管能听到些什么,但是他们也不会做出应答,现在的y国已经是全民皆兵,说不定哪个地方没做到位,就会引起对方的警觉,到那时候,想走也走不了了。
一根‘金条’,换了‘界河县’城外的破庙居住,庙中原有一个道士,拿了“金条”之后,马上就溜掉,不知去向了。
“乖乖,我说二哥,你说刚才那老道是不是看出咱们什么了,他会不会去通风报信啊?”副排长对y国人一个也不相信,他本身就是历经过‘米越战争’的过来人,警惕性是相当之高。
“我也看出来了,这个道士象是个中…国…人,我想他不能给咱们带来什么麻烦的,只是不想连累自已罢了,”郭开庆走进庙里之后,发现庙中各处,都留有着中文的印迹,有的还是新刮去的,但也有的地方,没有来得及去清除。
“老办法,二个明哨。两个暗哨,那破屋子里有两套道士服,我来一身,你再找个人,也穿上这么一身,”张文治看来要亲扮成道士了,他信心满满地冲着郭开庆说道。
“那好,那就叫柱子当你的师弟吧。”
y国人受中国的文化熏陶很大,几乎一直在使用中文记录历史,也就是近几十年。他们用字母代替了原有的中国文字,但这古庙没有改变,正中央供奉的依然是“关公爷”,左右并没有关平,周仓陪伴,显得很是‘孤独。’
“大哥,二哥,我想去城里看看,买点吃食回来。顺便打听打听,有没有那个‘胖子’的下落,”是谁的‘活’,谁知道。副排长不用人吩咐,就主动换上了y国人的便服,准备上街去了。
“也好,不过要小心哦。之前我听七哥说,你领他去看病时,那医生不注地打量着你们。该不会让人发现了吧,”张文治的担心不无道理,现在的y国人,就和我国刚解放时那会一样,看谁都是‘特务。’
副排长得意洋洋地打开了自已的‘护身符’,“我和你们不一样,我可是地地道道的y国人,你说谁会怀疑我呢。”
“还是小心为好,要不我和你一起去得了,”郭开庆还是担心副排长此行的安危,他知道副排长的身上功夫实属一般,可部队也不能失去了他,要是没有他的话,大家就会成了瞎子,聋子,两眼一摸黑,啥也不知道了。
“这样也好,二哥还是当兵的打扮,这方便身带武器,你们两个留有点距离,互相照应也就是了,”张文治认为也好,这个‘中…央…军校’出身的高材生,天生就是个读书的料,如今他在部队里说的y国话算最好的了,有时连副排长都很佩服他,他一个人在庙里指挥大家战斗,也不能出啥子问题。
副排长一副普通y国农民的打扮,很难让人看出来他是当过兵的,只见他胳膊挎一个竹篮象似去城里采购东西的。
离副排长大约三四十米之后,郭开庆的一身威武打扮,让人一看,就是个部队的长官,只见他一步三晃,趾高气扬地走在通往县城的土路之上,还时不时的跟在大姑娘小媳妇的后边‘闻味’,活象个才从游击队混到杂牌军的‘二溜子。’
送走了郭开庆和副排长,张文治就带领着战士们,对这古庙进行了复杂的整修,在大殿的后院里,众人搬开了大块青砖,进行了工事挖掘,很快几条宽大的地下通路就都挖好了,门口的‘柱子’负责在山门前放哨,山门的里面还有两名哨兵听着指挥,只要有生人进来,大都就会停止行动,四处躲藏,好在人员不多,霎那间就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也许是离县城较远,附近的村庄也不是很近,一天之内,没有香客前来造访,于是张文治就命人把道士留下来的米粮做好饭菜,大家一同进餐了。
副排长和郭开庆一前一后走进了‘界河县’城,满大街的标语,条幅,让他们又找到了动乱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