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错穿三国-第24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益州世家们拉拢一派,打倒另一派的阴谋无形中流产了。
搞了几次串联后,世家们又出新招。他们开始秘密的在市面上囤积粮食。
掌管财政的刘巴很快就发现了这种苗头,第一时间报告给了诸葛亮。
诸葛亮也不敢耽搁,立刻向刘备禀报。
刘备听从他的建议,连夜召开了以稳定物价、反通胀为主题的经济扩大会议。无论官职高低,凡是刺史府和蜀郡治所内所有的在家官员全被招来开会。在刺史府衙最大的厅堂内,官员们人头攒动,或坐或站的济济一堂。
刘备将刺史府里能拿来的豪华灯树全抬了出来,摆在大厅的四周和中间,全都点上,将偌大的厅堂照得是亮如白昼。
开会之前,刘备作了简明扼要的发言,鼓励与会的官员们放下心里包袱畅所欲言。诸葛亮亲自担任会议记录员。
又是法正第一个起来发言。他首先承认搞经济不是他的专长,他最擅长的是行军布阵,所以,站在军队的立场上,他认为。粮食是个大问题。尤其当前益州正面对着来自于北面曹军的强大威胁。所以,他提议,打倒世家,收了他们的粮仓。没有理由,益州上下都在积极备战抗击曹操,世家们却想囤粮大发战争财滴。
所有人都被他的大胆提议吓懵了——这招不就叫杀鸡取卵吗。想当年曹操在许昌也这样干过。结果许昌世家是倒下一大片,十仅余一二。但是,曹操也成了人人得而诛之的奸贼。最后,曹操还是老老实实的领着军队开荒垦地去了。
会场鸦雀无声,静得只能听到彼此的呼吸声。尤其是在坐的官员中不乏与益州世家联姻者,他们被吓得小心肝狂跳,一个个勾着头连气都不敢往粗了喘。
刘备清咳一声,打破了死寂。他指出囤粮只是益州大户们当中的个别行为,绝大多数的大户们还是好滴。
有了这样的基调,近一半的与会者暗地里松了一口气。
谁知,刘备紧接着又严厉的指出,对于心怀不轨的个别大户,他肯定会采取断然措施。
有些官员的冷汗立马下来了。
诸葛亮一边记录,一边暗自佩服刘备和法正之间的默契配合。
接下来,刘备又指明道姓的让刘巴发言。当众送了他一顶高帽子,说他主管益州经济多年,业务纯熟,最有发言权。
刘巴慢腾腾的抬起头。哼哼唧唧的说道:“其实,去年的收成很不错,官库里米粮充盈。并且官田今年的收成更胜于去年,新米很快就要下来了。就算大户们今年一粒新米也不出售,仅凭官粮,维持个三两年的,完全没问题。所以,主公完全没必要为这个担心。谁爱囤,就囤去呗。”
这样的回答太给力了。刘备大手一挥,站起来单手叉腰,语气相当坚决:“哼。不能就这样放过这些不轨分子!”又偏过头去,命令诸葛亮,“孔明,你派两个人去协助孝直彻查,看是哪些人在使坏,欲与我刘备为敌。有一个杀一个,有一家抄一家,绝不姑息!”
“喏。”诸葛亮起身拱手领命,目光凛然的扫过群官,“主公,亮以为蒋琬和费袆二人处事公正且能明察秋毫,能当此任。”
刘备捋须点头:“行。就是他们两个了。孔明,你明早拟道命令,传给他们。”
“喏。”诸葛亮再次领命。
刘备含笑看过群官:“散会。”说罢率先负手离去。
法正紧跟其后。
诸葛亮收拾好会议记录,亦头也不回的离去。
与会的官员们按照品阶渐渐离席。
有几个官员乘人不注意,彼此偷偷的摸摸胡子眨巴眼睛。
夜幕下,他们的马车各自拐了几个路口,最终还是先后钻进了一座豪宅。
一路跟踪过来的几名暗探迅速报给了法正。
法正望着案头上跳跃的灯光冷笑连连:“跟我过去看看。”
刘备回到书房内根本就没法坐下来。刘巴写的官库余粮统计数据就摆在他的案头,象把利剑一样悬在他的心头。
会上,刘巴撒了谎。如果世家们闭门不卖粮,官家的余粮和还在官田里长着的新粮加起来也最多能维持到年底。要是世家们还大举收粮的话,情况会更糟糕。
这一夜显得是那样的长。
第二天一大早,刘备正准备派人去召诸葛亮过来。没想到,诸葛亮一脸严肃的自己过来了:“主公,一夜之间,城里突然盛传曹军连破我数道防线,不日将打过来了。现在,各粮店前都挤满了闻讯买米的民众。米价相比于昨天涨了整整一成。请主公发一道公告,速速澄清谣言,并宣布开官库平价卖粮。”
刘备的头立马大了一圈:“发公告澄清谣言是没问题的,只是开官库卖粮怕是行不通。库存不够啊。”
诸葛亮摇着扇子慢慢说道:“他们的这种伎俩早在意料之中。亮昨日跟子初(刘巴的字)已经估算过了,在新米下来之前,官府每天只抛售五百石粮食的话,可持续放粮半月。另外,亮昨夜就已经着飞骑秘令其它郡县密切严控当地的粮价。”
刘备皱眉苦笑:“新米尚需一个多月才能下来。剩下的日子怎么办?”
这时,外门的侍者通报:“法大人求见。”
诸葛亮摇扇轻笑:“送粮的这不就来了吗?”
刘备不解的看着兴冲冲提袍进来的法正。
法正顾不得行礼,喜气洋洋的禀道:“主公。正抓到了一只硕鼠。”见诸葛亮玉立于一旁,笑道,“诸葛大人,昨夜依你之计,正果然抓到了人。”
刘备听明白了,急切的问道:“搜出了多少米粮?”现在,他满脑子都是粮、粮、粮。
法正快活的伸出了两根手指头:“两千石!刚刚秘密的封了他家在近郊的粮仓。正已经把家主下了大牢,蒋琬他们俩正在审问着呢。”
刘备捋须直乐呵,连声称好。
刺史府的公告一个时辰之后就贴在了四大城门前。同时,官府开始按照昨天的市价售粮,但每人次最多只能卖两斗米。
放粮的消息象一道清风瞬间吹进了各家各户。人们欢天喜地的跑到蜀郡太守衙门前排队买粮。先头买了高价粮的那些人不禁懊恼不已。
然而,到了下午,一直负责放粮的刘巴又发现了新问题——有人在悄悄的囤收官粮。
诸葛亮知道了,羽扇一摇:“明天的官粮降价半成,另外再加售一百石。”
刘巴眼睛一亮,会心的笑了。
第三天,成都城里有近九成的百姓小小的后悔了一把,又急忙呼朋唤友的去买降低的官粮。
刘备偷偷的前去微服私访,看到黑压压的买米人群,嘴里阵阵发苦。
诸葛亮却依旧笑眯眯的摇着扇子吩咐刘巴:“明日的官粮再降价半成,售七百石。”
刘备觉得自己的脑子不够用了,索性跑去看法正打粮。哼哼,还是白花花的粮食看着踏实。
第四日,几乎所有的成都人民大呼上当。呜呼,原来官库里的粮食真的吃不完。在新米下来之前搞清仓大处理呢。
第五日,官粮依旧比前一天降价半成,量更多。白花花的大米晃绿了很多人的脸。
第六日,照旧。
……
官粮的价格每天都在降,一口气降了一半。前来买粮的人也少了一半多。而大小粮店前更是门可罗雀。一些大点的粮店已经开始筹备降价了。掌柜们摇头晃脑的哀叹:“唉,丰年粮贱啊。”
现在,人们挂在口边的话由“你吃了吗?”变成了“官粮还会降价吗?”
到了第十一天,法正跑到诸葛亮的办公室里捧腹大笑:“孔明兄,猜我今天都抓了些什么人?”
诸葛亮淡笑着帮他倒了一碗温茶。
法正是一路小跑过来的,正好觉得口渴,捧起茶碗大喝一口:“这两人带着家丁在路上遇着了,竟当街漫骂,进而领着各自的家丁扭打成一团。路人听出了他们因为非法囤粮而蚀了大本,提脚就来我这里告发了他们。我二话不说就领人去抄家。啧啧啧,两只好肥的家伙。家里囤的粮食比官库里的多多了。”
“恭喜孝直兄啦。”诸葛亮笑呤呤的摇扇点胸,“刚刚刘巴还说,官库见底了呢。”
这次是法正的冷汗下来了。
一个多月后,传言中的曹军连根毛也没见,新粮却如期下来了,和预料之中的一样,是个超级大丰年。家家户户都吃上了新米。
郡守府前的陈粮足足便宜了六成,可是从早到晚,前来买粮的人能用一个巴掌数过来。
卖粮的官员们聚在一起喝茶聊天打发时日。
而成都城里的粮店倒闭了一半。大小粮商们哭丧着脸去刺史府前集体焚香请愿。这段时间亏死他们了。
诸葛亮淡笑着向刘备进言:“主公不如帮他们一把,加价一成收购陈粮。不能丰年粮贱啊。”
刘备低头掐指一算,乐歪了嘴。呵呵,足足是五五折呢。上哪去收这样低的粮食啊!
于是,四大城门又贴出了一条新告示:从即日起三天内,官府加价一成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