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门老师,您跟我们说说这件事情,好吗。”
“哪一年——是一九四零年,一年多的时间里,老天爷一滴雨都没有下,又赶上青黄不接的春天,地里面的禾苗都干死了,庄稼没了收成,乡里人的日子就难捱了。”
周队长也说过村里人吃草根、树叶和树皮的事情,他说的恐怕也是一九四零年的事情吧。
“正发她娘为了省下粮食给三个孩子吃——他娘特别舍不得正法,正发可是阎家传宗接代的人啊——阎家就这么一个男娃!正发他娘每天等家里人吃过饭以后才吃饭,那哪是什么饭啊'
正文 第六十一章 情何以堪
“他添晚上的剩饭吗?”在欧阳平的记忆里面,他曾经干过这种事情。
“不是,她把洗碗水沉淀下来以后,把上面的水倒掉,把下面的东西喝到——。”门老师有点说不下去了。
同志们的心里也很不好受。小曹低头,以手拭泪。陈局长猛抽香烟。李文化和水队长低着头。
“说起来叫人心酸,正发不是一个护食的孩子,他每次吃东西,都想着自己的姐姐和妹妹,只要是他娘塞给他的东西——他娘有时候会留下一些吃食,他都偷偷分给姐妹两人吃。”
堂屋里面的空气陡然变得凝重起来。
中国的老百姓日子过得很苦,但这么苦,同志们还是第一次听说,那毕竟是发生在过去的事情。
“等正发他爹知道的时候,已经迟了。大家都以为正发他娘得了什么病,要不然怎么会突然晕倒在灶膛里面呢?”
“是饿死的吗?”李文化道。
“是的,请来郎中一看才知道,正发他娘是严重贫血,是活活饿死的。我给她擦身子、穿衣服的时候,她身上皮包骨头,前心贴着后心。惨啦!”
欧阳平不知道一九四零年的事情,但他知道一九六一年——六二年的事情,当时,确实饿死了很多人。在一九六一年夏天,洪水从安微呼啸而来,洪水中能看到人的尸体。
“正发是一个非常要强的人,在他姐姐和妹妹出嫁之前,他就摸索着自己做事,他可不想拖累姐姐和妹妹一辈子,她们终归是要嫁人的。等到姐姐正美出嫁的时候,他已经能料理自己的生活了。为了兄弟,正美推迟一年才出嫁,她不放心正发和正丽兄妹俩啊。”
穷人家的日子虽然过得艰难一些,但他们身上所散发出来的人性的光芒,不得不令人心生敬意。生命是如此脆弱,生命也是如此坚强,生命是如此卑微,生命又是如此不失尊严。
“本来,正美想找一个女婿入赘阎家,但阎家有一个只能吃饭,不能干活的人,谁愿意入赘到阎家来呢?没办法,正美又想在附近找一户人家嫁了,这样也好照顾自己的弟弟。可是男女婚姻,那有这么可巧的事情呢?结果还是嫁到外地去了。”
“你们说,这一家人容易吗?好在,村子里面的人都不错。”
“门老师,你们平时是怎么和阎正发交流的呢?”这才是欧阳平真正的目的。
这个问题恐怕比较难回答,门老师一时语塞。
“阎正发还能认出村子里面的人吗?”
“能——这没有问题。”
“那他是根据什么来辨别的呢?”
“只要村里人往他跟前一站,他就能认出来,如果再有一点身体的接触,十有八九,不会猜错。”
“不管是谁,他都能辨认出来吗?”
“他和乡亲们在一起生活了几十年。他的耳朵和眼睛虽然不好使,但他的嗅觉和触觉特别发达。”
“嗅觉和触觉特别发达,这怎么讲'
正文 第六十二章 胸有成竹
“人身上不是有气味吗,再有身体上的一些接触,他就能知道对方身上的某些特点,当然,还有心灵感应。正发凭借的主要是心灵感应。”
“真有这么灵吗?”李文化似有疑惑。
“不会有错。这么多年来,我们和正发就是这么交流的的,从来没有出现过差错。”
“陈局长,我有一个想法。”
“说。”
“我们是不是可以和阎正发做一些交流和沟通,他住在阎高山家的旁边,虽然耳聋眼瞎,但不可能什么都不知道。过去,阎高山对阎正发很照顾——他们之间的接触应该是很多的,一个活生生的人突然从他的生活中消失了,他不可能一点感觉都没有。按常理来判断,阎正发应该对阎高山更关注,更关切。”
“欧阳,你这个想法很好。不过——”
“陈局长,您说。”
“阎正发能和村里人进行交流,不等于能和我们进行交流,他们之间的交流是有前提的,他们长时间在一起生活,彼此非常熟悉,我们就不同了。”陈局长的顾虑不无道理。
“欧阳科长,我明白你们的意思了,陈局长,您不要担心,和阎正发的交流,应该不会有什么问题,他的嗅觉和触觉确实和平常人不一样,这样吧!吃过中饭以后,我和农生领你们到阎正发家去,我们不说一句话,他就能认出我们来。至于你们和阎正发的交流,我和周队长可以帮助你们。只要是阎正知道的事情,我们一定想办法让阎正发说出来。”门老师一副成竹在胸的样子,“只要我们让他知道公安同志们正在侦破这个案子,正发就会打开话匣子。当然,话说回来,他如果什么都不知道,那就没有办法了。”
“很好,那我们就试试看。”
同志们对第二次的阎家坳之行充满了期待。
正是由于阎正发耳聋眼瞎,什么都看不见,什么都听不见,田二秀和那位神秘男人才会放开手脚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两个小孩则比较容易对付。
周队长回来了,门老师起身要走,被周大娘拽住了:“大嫂,留下来吃饭,今天中午,再来两个人都没事。”
门老师还想走,结果被大娘摁在了板凳上:“叫你留下来,你就留下来。”
周队长已经把搓绳子的任务分派下去了,除去阎家坳两家人,四十三户人家,周队长安排四十一户人家,一家搓十五米,生产队记三十分工。四月四号上午八点钟交绳子。
在吃饭的过程中,陈局长、欧阳平和周队长、门老师就刚才的问题进行了比较深入的探讨,周队长认为这种尝试是可行的,不仅如此,他还想好了交流的方式——至于是什么方式,周队长没有说。周队长似乎比门老师还有信心。
欧阳平看门老师和周队长说的那么有把握,心里面的石头总算落了地。�
正文 第六十三章 福生大爷
吃过中饭以后,大家随门老师和周队长去了阎家坳,大家刚走出堂屋的门,大娘从厨房里面走出来,右手上拎着一个小竹篮子,里面放这两个碗,一个大碗,上面卡着一个小碗,碗没有完全卡满,露出了水饺的一角,中午,大家吃的是韭菜咸肉水饺。
很显然,大娘是让周队长把水饺带给阎正发。
一行人出院门,向西拐,走到第五家的时候,一个六十岁左右的老人正在院子里面搓绳子。说搓绳子不准确,这种绳子是由三股搓好的绳子拧在一起的,每一股绳子是用手搓的,搓好之后,将三股绳子系在一棵树上,朝同一个方向拧,然后利用那股劲将三股绳子组合在一起,这样加工出来的绳子,结实耐用,如果再用水一泡,就更结实了。
大家随周队长走进院子。
院子里面晾晒着很多草药,绳子上挂着,地上铺着,竹床上放着三个扁,里面放着一些不知名的东西,空气这弥漫着草药的味道。
“福生,不吃中饭,忙上了。”周队长上前搭话。
“你交代的事情,耽误不得。公安同志,到屋里坐。”
“大爷,您忙,我们随便看看。”欧阳平冲福生大爷笑了笑。
“这么啊!”周队长摸了摸绳子,“嗯,很好。怎么样?明天上午能完成吗?”
“没事,保不准,今天晚上就能完成,我多弄一点。那些天坑深的很,有些天井没有人下去过,还不知道有多深呢!”福生大爷低声道。敢情他知道绳子的用途。
“福生,明天早上,你负责把大家交上来的绳子接上,一定要接实在了。”
“放心吧!就算绳子断了,扣也不会送开,‘呸——呸——呸’,瞧我这张嘴,放心吧!全包在我身上,万无一失。”老人望了欧阳平和陈局长一眼,继续忙他手上的事情了。
“你在嘴上上把锁,可别把我交代的事情说漏了嘴。”
“放心吧!您交代的事情,什么时候出过差错啊!”
很多人家的烟囱在冒烟,他们做的是中午饭,欧阳平看看手表,时间是十一点五十。
“周队长,乡亲们平时吃中饭都这么迟吗?”
“是啊!都这么迟,迟一点好啊!”
“怎么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