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得去问萧永,”聂信叹了口气说:“我知道你们有钱,但是,职业模特参加外拍,这个很头痛啊,我怕那些模特们不肯。”
然而,这个问题到了萧永那里却简单得很,他淡淡地说:“你找塔南给你几个人,搭个内部的平台,影友们自己组织,每次必须设定拍摄主题、时间地点,设定愿意付出的报酬,让经纪公司的模特们自己报名,或者经纪人来推荐。大家双向选择,达成一致之后必须每次有法律顾问介入,签署肖像权的非商用协议,你找人弄格式合同去。另外,如果可能,以后造型团队、布光团队、化妆团队都可以作为活动的组成部分参与其中,系统其实不算复杂吧?也就是图片查询功能要强,大家都要互相看以前的经历和成果的。没问题吧?”
聂信很纳闷地照着去做了,然而,张宸却发现了这个项目里的机会。他原来就是组织各种拍摄活动出身,慢慢变成准专业摄影师,再获得了加入萧永的摄影工作室的机会。现在,大部分的拍摄活动仍然是他来斡旋组织。说服萧永没花多少时间,但让塔南同意把手里永远不会充足的人手分几个出来给他来做这个项目,却让他花了整整三天时间。张宸说服了大家,要将这个模特、影友、摄影师,和时尚摄影的各个环节以非常正规的形式串联起来的平台推向外界。最初的一套系统用了三天不到就开始在内部试运行,而经纪公司对这个模式都很有好感。安德烈在网上知道这个平台,更是第一时间就要求制作法语版和英语版,欧洲一样有为数众多的摄影爱好者。而这些人的拍摄需要,绝对是经纪公司长期突破时尚行业桎梏的一个虽然低端却稳健的方法。
楚弘最近可没心思管这些事情,他无非是拍拍萧永的肩膀,赞叹他灵感迸发的几句话居然能变成又一桩买卖的神奇。“你说话别人做事,你还真是个理想的董事长啊。”楚弘揶揄道。而萧永,对这种程度的毒舌已经完全免疫了。
第二百二十一章 新布局新发展
萧永表面看起来并没有因为韩惟君的事情而变得消沉,他的确不怎么认真管理光涌整个集团的各种事务,最多也就是在大方向和一些摄影、光学、影像技术方面的问题上参与得比较深。其他日常经营事务,大部分都是龙冬、陈辉泽两人在打理。龙冬这家伙倒还好,他自认是楚弘的学生,管萧永恭敬地叫一声师叔,神态安然。他现在在做的事情,可要比在龙家的系统里工作好玩多了,也有成就感多了。陈辉泽就有些纳闷了,当初他可是被萧永用三脚架狠狠教训过的家伙,说起来和萧永的梁子还没解决呢,但现在怎么也跟着萧永在干活了?光涌的系统里美女众多,倒是很对这些纨绔的胃口,虽然不能仗着职务潜规则,但凭本事追,他们这两个家伙也足够得天独厚了。而楚弘操持着杂志,尤其是《记事》发行国际版这事情,更是他所关注的重头,尤其是《记事》仍然贯彻着一流高手进入杂志编辑制作团队的传统,这一次可是挖来了不少强人,国际版中的中文版不用那个团队操心,但英文版却是要靠那个团队来采编制作的。^^^^国际版的容量略多于扩容之后160页的《记事》标准版,总计200页。除去每期60页左右的《粉色编年史》专题内容,其余还有140页要制作出来呢。哪怕除去广告、目录、资讯这种常规的比较简单的内容,也有至少80到100页。这样一个团队好歹得有10到20人的制作团队,加上规模大致相仿的运营团队,这么一来。国际版和标准版地团队相加,总计加起来记事杂志社的规模超过了100人,为了维持原来那种和谐融洽,大家可以随心所欲地开玩笑,在轻松的状态下工作的传统风格,楚弘可是付出了相当大的精力。
也正是因为这些人每个人都能独当一面,萧永现在可以重新主管摄影工作室的业务,不会牵涉太多别的精力。萧永重新直接掌管摄影工作室。内部立刻就有了很大的改变。萧永地声名所在,工作室的业务一直非常繁忙,朱漪泓虽然离开了。但聂信、张宸已经完全能够独当一面。加上影友团的内部地升级制度、实习制度,以及拍摄对象和摄影师互选的灵活地模式**虽然现在工作室只有六个职业摄影师,但不管多少业务来,工作室总能在短时间里拿出高质量的照片来。而那些水平比较高的影友,也一次次过足了拍大片、广告片的瘾,名利兼得。但萧永这次一回来,立刻就整合摄影工作室和影友会的各种资源,强化了培训机制。摄影师的学徒制度重新建立起来,每个摄影师自己的风格倾向。都可以在他们带着的摄影助理、学徒们地身上体现出来。而在各种拍摄中,出了力的非签约摄影师、业余爱好者等等,都能够从中获得比以前更大的利益,而大家积极为工作室提供资源的动力也就更足了一些。
萧永做得更绝。他不再带学徒了,朱漪泓和盛夏就是他地关门弟子,但他接手了一共四个大品牌的平面广告,一律都事先在工作室的论坛上发布基本的拍摄方案以及拍摄的时间地点,影友团的成员都可以来旁观。而萧永,则每次都能在现场心无旁骛地拍出高质量的片子^^其他那些摄影师可就没有这种抗干扰能力了,尤其是现场拍片很多时候出来的片子是半成品,需要经过大量PS。他们可没有萧永这种直接调动光线来自然PS地神奇功力。在第三次活动地时候。广告主万宝龙聘用的公关公司甚至和工作室联系,将广告照片地拍摄变成了一次和那些很有消费力又对这类活动很有参与感的摄影爱好者的互动。虽然付出了一定的费用,但随即那些影友们在对这个品牌产生了好感之后的消费和关注,却让他们喜出望外。这种活动,估计会比较多比较持续地进行下去,而对工作室来说,这也同样是非常利好的消息。通过这样的举措,工作室和那些品牌的合作进一步加深,也就更容易从那些品牌手里拿到大大小小的项目,而那些影友们参与摄影产业链的机会也大大增加。
现在萧永手里还可以说是有Layrs这个品牌,而在吸取了Layrs开发制服、摄影服装系列的灵感,摄影工作室直接从加工厂定制了一批摄影服装,打上萧永摄影工作室和光涌集团的LOG之后,在有限范围向影友团赠送,或者半卖半送。摄影马甲、衣服、裤子之类的采用的都是layrs的标准设计,但这次萧永将自己长年进行各种拍摄的经验融合进去,协助设计了限量版的萧永摄影工作室专用摄影包。这种摄影包的样品一出来,就被大家评价为最适合日常携带和城市自由拍摄需要的摄影包,兼顾了器材的安全性和方便取用的特点,还有各种隔层来放置平时出门会带的各种零碎的小东西,由于采用了比较新型的材料,自重比起同类型的摄影包轻了有足足400克。这也算是layrs给摄影工作室做oem的一个案例吧。
萧永本来就没指望从这些东西里挣钱,所有的用料、设计细节全都放在内部论坛上公布给大家,那些精通这个行业的影友们一看,乖乖不得了,这个包的成本就超过800元人民币,这还是因为代工厂就在上海附近,没什么物流成本。而在工作室内部的销售价格只有799一个,工作室必然是倒贴的。===在一些网友将这款摄影包以及工作室内部的摄影服装都公布在网络上之后,工作室的这次方便影友的尝试,在业余影友之间形成了极大的影响。而不是影友团的成员也对那个包垂涎三尺,最后萧永也没多说什么,同意这款包去除工作室和集团logo,打上layrs的logo之后对外发售,自然,价格也不能太亏了自己,一律1200一个,算上各种成本,这个价格都算是非常优惠的了。而layrs的产品线也由此再次拓展。重要的是,萧永看似东一榔头西一棒子的行为,将工作室和集团内部的气氛搞得非常融洽,而影友团屡屡穿着“制服”背着统一的包出去外拍,或者组织各种活动,更是大大增强了内部凝聚力。在集团之外,也有将光涌打造成国内数字影像高地的味道。从小细节上进行布局,似乎已经变成了萧永的风格了。
然后,摄影工作室和光涌集团内部正在开发的摄影项目组织平台也披露了一部分出来,更是加强了外界对光涌的好感。张宸在谭维维的建议下,甚至在整个活动平台上再添加了广告主的项目发布招标和后期发布平台的购买通道这两个模块,虽然不会很快上线,但这却变成了一整条可以在线执行的广告产业链。由于一开始萧永就提出了需要有版权和肖像权方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