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陈博的话却给他了一个灵感,名声!名声有时候比广告还要有用。农产品的名声在市场上,特别是在高端市场上,对销售的促进作用有时比名牌工业品还要值钱。比如法国的葡萄酒庄。
想一想,他何必非要盯着钱看?有时候,钱不是唯一的受益方式。
没看那些五百强公司吗,那个市场国家受灾了,捐个一百几十万所在国货币然后大事宣扬。他们是在用钱买名声。
他为什么就不能用粮食买名声呢?反正那些粮食应该是没可能卖掉的了,除非他能自给吃掉,不然放着也是烂掉。如果送出去的话,还能落个好名声。
名声这东西,平常看着好像没卵用。可用时髦的话说,那是一个企业的软实力。
企业家和政治家不一样,政治家可以说了不做,而企业家,做了可以选择说或者不说。
他算是一个企业家吗。
他盘算了一下,觉得自己应该算是吧。至少他经营着一个可能除澳大利亚那些超级大农场之外最大的私人农场。
而且他的农场比澳大利亚那些常年亏损的农场可好多了。说起来,他怎也是一个有身份有地位的人,做点善事应该也有人愿意宣传。
知道是一回事,可是想到要送出那么多的粮食,也不一定能真的达到自己想要的名声效果。他考虑了半天,直到睡觉依然犹豫不决。
不过,第二天安东尼就给他带来了一个成名的机会。
安东尼开着车特地跑来他的别墅,见到他就笑着说:“嘿,李,我想你要出名了。农场也可以出名了。”
“我们不是一直很有名吗?”李晟让他坐下自嘲地说。说起来寂静农场的名声一直都很大,不过都是不算太好的名声。当初开发丘陵区,绿和组织跟寂静农场杠上了。到现在,哪里有毁林事件,绿和组织就会拿寂静农场出来鞭几下。
绿和组织到底是世界性的组织,他们的势力比寂静农场要强的多,至少在宣传上是如此。托马斯的私人脸书虽然吸引不少人,但这个战场太小了。
“缇娅,你好。”安东尼看到缇娅也在场,便笑着和她打了一个招呼。
缇娅能说简单的单词,她笑着回了一句:“你好。”
安东尼这才对李晟说:“环球台希望能给你做一个专访。”
“给我做专访,为的是什么?”
。。。
第二卷 第二十一章 ‘农场主’是一个脑力活
李晟自己都不知道,其实现在的寂静农场并不籍籍无名。坏名声也是名气,而且坏名气更让人瞩目。不信,你看一下媒体报导的是好事多还是坏事多——对于受体读者观众而言?我想说是前者,但很遗憾,答案是后者。因为坏事更能引人眼球,更容易引起争议。媒体对这一点把握很准。
总的来说,寂静农场的名声并不好,所以它做了什么好事,也容易被人反着去解读,这就容易造成争议。有争议就有销量,所以媒体还是很喜欢报道寂静农场的消息的。
安东尼笑着说:“因为最近我们的动静比较大。正如你所说的,我们的名声可不小,但那是坏名声。但是最近我们做的事情却和那些名声完全相反。冒险帮助救治土著部落儿童,招聘退休医生,为农场和附近的村民提供医疗服务。最近我们又发布招聘教师的信息。这引起了他们的注意。托马斯好像发布了一些缇娅那个部落的照片,这个第一次发现的部落也引起了人民的注意。”
李晟听他说完,觉得这可能是洗掉绿和组织强行给寂静农场抹的黑的大好机会。也是宣传农场的大好机会。
他点头说:“回复他们,我同意接受他们的专访,最好能邀请他们到我们农场来。”
“明白。我想他们也不会介意来农场的。他们对寂静农场也非常好奇。”
李晟笑了,不过他想到了一个问题:“他们是什么节目?”
“是一个新开没多久的栏目,好像是一个访谈节目。专门针对社会争议比较大的人物或者企业的。”
“我知道了。如果他们愿意来,那就接受,如果不愿意,那就算了。”李晟想了想,最后说。“媒体基本不知道自己节操都已经被他们自己冲进下水道了。所以专访的问题,你让他们先发过来。”
安东尼这段时间算是农场外联的负责人,他对这方面的事情也了解了很多。像专访那样的采访,采访者和杯采访者确实应该提前进行一些沟通才对。只不过他只是知道,但对细节却不甚明了。
不过他还是点头说:“我明白。等拿到问题稿子后,我给你送来。”
他还建议说:“我觉得你应该请一个秘书或者助理帮你打理这些事情。”
秘书?李晟眼前浮现出一个ol形象。还别说,那前景挺诱人的。
不过他又觉得有点夸张了。他自己都闲的要拍蚊子过日子,这还需要请秘书吗?
“农场的事情以后肯定会越来越多。而一些真正有经验的人未必愿意到农场来。所以我觉得你需要一定的时间让你的秘书熟悉农场。也许以后就能派上用场了。”安东尼好像明白他的想法一样,说出了自己的未雨绸缪。
李晟觉得他说的似乎有几分道理。别的不说,等紫杉醇真的种出来,寂静农场很可能成为世界上著名的农场。到时候他需要处理的事情肯定如安东尼说的那样多起来。
而且,有事秘书干,不正是有钱人的普遍做法吗?他好像也不能太过独行特立。
虽然那只是最乐观的盘算,但他也不觉得有什么不好。就算是白养一个秘书,大不了一年多发几万美元的薪水而已。
不过,为李晟找秘书或者助理事情不是紧迫的事,当务之急是要利用好这次环球台的专访。
环球台可是巴西最大的电视台,据说全国信号覆盖率100%,而李晟经常也会看这个台的综艺节目。
仔细问了一下,知道想要采访他的节目是一个新开设的,以‘人文和社会’为主题的节目。
看这个节目的宗旨,好像很适合他洗白呢。他想了想,说:“邀请他们来,只要他们愿意来,我们可以再其他方面做出一定的让步。甚至可以……”他木拇指和食指相互搓动。
安东尼明白他的意思,笑了笑,没有拖延,马上就拿出手机打给对方,提出希望能在寂静农场进行采访。对方有点迟疑,也许是因为经费的问题。
李晟暗示安东尼可农场可以提供机票并且派飞机到就近的机场接他们到农场。
他愿意做出更多,当然也是有他自己的谋算。如果农场的现状能在节目中出现,广告效应比他说多少都强。想要通过广告获得同样的效果,花的钱可能更多。
对方听了安东尼的暗示后,表示先考虑一下。但安东尼告诉李晟:“他们应该不会拒绝。”
安东尼办完这件事,并没有多留。他现在有些八卦想和托马斯、巴布尔他们说说。
李晟看他走了,对坐在自己身边的缇娅说:“你,和恰希,一起学习。习惯吗?”
缇娅眨眨眼,点头。
李晟松了一口气,不用他比划手势,挺好。
他又说:“那你看电视。我去房间。”
李晟在房间里打开了电脑,他打算查一些资料。另外他还得联系在联系一下陈博。只是由于时差的关系,华夏那边还是凌晨呢。他只能等那边天亮了再说。
他花了不少钱,在农场弄了一个网络系统,内部也有局域网。农场上的各种信息他都可以直接在自己的电脑从其他电脑调取。
他还有犹豫那些粮食的问题。如果等到明年,农场粮仓的粮食在下次收获之前还超过仓储容量的30%的话,多出来的粮食必然会浪费。
唐诗教育他,浪费粮食是可耻的!
只是他还拿不定主意。或者说他还不确定,怎么才能获得最大的收益。
他调出粮仓的情况。现在的粮仓装了84%的空间,照目前农场销售能力,最乐观的估计,半年之后这个数字只能降到75%。那意味至少有四十多万吨的粮食将会被浪费掉。
他又上了一阵网,很慢很慢的网速帮助他度过枯燥的等待。当他估计陈博也该起床了,便打了对方的电话。
两人聊了半个小时的电话。结束通话后,李晟终于下了决定。
………………
当李晟的车子停在农场南部办公室外,被独自在门口玩耍的恰希看到,跑着迎了过来:“李,缇娅姐姐,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