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你打算在怎么操作?”陈博其实在问他能给出什么样的承诺和保证。要知道华夏的父母可不是那么轻易同意让孩子到国外学什么足球的。
李晟想了一下说:“你在国内举办一次选拔活动,全国范围内的。要绝对公正。第一批要二十五个,年龄在十二岁左右的,喜欢足球的。选拔活动的所有费用由我来出。选中的,学杂费、食宿费全免。每个月给一百雷亚尔的零花钱。但孩子父母不能留在巴西。这一条很重要。”
他想了一下说:“你帮忙找些国内的老师,能教初中和高中的英语老师、语文老师和数学老师。最好再找几个心理辅导老师。”
“你好像挺对这个事情很看重。”陈博没想到李晟会下那么大的气力。不让家长在巴西,是为了锻炼孩子的独立能力,请老师,则是为了保证孩子几年踢不出来也能继续上学,心理辅导老师,则是为了保证孩子心理健康成长的。
李晟笑着说:“既然要做,当然要做到最好。”他顿了顿,说。“而且我也不想局限在农业。”
寂静农场本身做的再大也不过是农业行业。他想在其它行业也有话语权,却又打算以农场为根本,那意味着他没有多少时间去管其他事情。至于找人才什么的,不是有钱就能做到的,良禽择木而栖,在某个行业有一定的声望,你再有钱人才未必看的上你。毕竟他不是王八,没办法抖抖身子就有这个或者那个人才哭着喊着抱大腿。他做其他行业的更希望能从小处做起,慢慢做大。
而且他在足球这方面的投入,却是另有所图的。
陈博想了下,说:“我会找专业的人做一个方案出来,等你看过觉得没有问题,我那边就开始。”
李晟点头说:“这个事情暂时不着急,我这边的校舍至少还需要大半年才能建好。就算你们选吧出来,至少也要等到明年才能过来。”
陈博点点头表示明白。
他其实对这个选拔并不抱太大的希望。不是担心选拔没有人来,而是并不期待选拔出来的人能成为球星。在他看来,这个选拔只是为了不让寂静农场在国内被人骂而已。因为寂静农场出产的产品已经慢慢成为他事业的重点。他也希望寂静农场的名声在国内越来越好。选拔的人,只要有一两个能踢出来,那寂静农场的名气在国内就会增加很多。这对他来说还是有很大好处的。
比赛已经到了七十分钟左右,卡波克罗人换人,一个看着三十多岁的中场被一个看着只有十二三岁的孩子换下。不过这个时候,卡波克罗人已经三比一领先,就算李晟觉得这个换人有点莫名其妙,但也不觉得牧工队有什么办法扭转局面。
毕竟这是一支临时拼凑起来的球队,根本没有多少的配合意识,也没有多少的大局观。就算他们想到从那孩子身上找突破口,他们就算突破了那个孩子,李晟也不觉得他们有多大机会威胁到对方的球门。
不过出乎他意料的,那个孩子上场后非常活跃。他竟然是个后腰,人虽然小小个,但非常灵活,也许在身体上没办法和大人抗衡,但是他抢断非常鬼,根本不会人接触,出脚非常坚决,非常快,也非常准。牧工队的球员好几次想从他身上突破,结果都被他断下球造成反攻。如果不是卡特卡罗人在比赛后期体能不不足,这孩子精准的出传球说不定就已经让牧工队再丢两个球了。
不过李晟看到那孩子的传球虽然准,但他从不上前,只待在后面防守,很是奇怪。他觉得有这样的长传能力,远射至少也是不错的。
陈博算是一个半个球迷,他对那个孩子的脚法很是吃惊,说:“那小孩长传太厉害了。如果不是年纪还太小的话,完全可以去华超,再怎么着至少也是一个超级替补。”未完待续。
第三卷 第五十四章 生意不好做,男人难为
卡波克罗人和放牧工人的比赛结束后,李晟和陈博也离开了。他们谈了一下关于在国内选拔小球员的事情。很快话题就转到生意上来。
陈博跟他说了一些销售方面的事情,最后告诉他一个不太好的消息:“鸡盘的一个朋友告诉我,他们国内一个公司突然加大了对松茸人工培育的投入。好像是找到了合适的培养基。”
李晟一听,也是有点吃惊。松茸这东西对于寂静农场来说,可是一个金娃娃。一年至少一千吨的二等品以上的松茸能给他带来超过三亿欧元的受益。他能有那样的受益,是因为他垄断了全年几个月的全球市场。如果出现一个竞争者,降价无可避免。
“他们到什么阶段了?”如果是才开始,那他还有至少五年的缓冲。
陈博摇头说:“不太清楚。不过鸡盘人已经研究松茸人工种植超过二十年,对外公开一直都是专注于半人工培育。这会突然弄出一个培养基,也不知道秘密研究了多久,接下来要走的路还很长。我们几年后怎么也是市场的领先者。而且要说价格竞争,他们未必能比得上你这里吧。”
陈博虽然不知道寂静农场这里的松茸生产成本,但他估计不会很高。至少他们没听说李晟在这方面有研究上的投入。
李晟也没有否认,点头说:“我确实不怕打价格战,只是,松茸是我计划中的一个拳头产品。现在看来,这个拳头产品有点地位不稳了。”
陈博笑了笑,说:“其实你的农场有不少的东西都是独有的,松茸虽然有野生的,但南朝和鸡盘虽然说是有人工培育,但实际上是半人工,单位面积产量很低,据说最高的地方,一公顷山林年产量不过一百二十公斤。现在真正能人工生产的,就只有你这里。还有那白玉蜗牛,那东西酒店还是非常受欢迎的。另外农场出产的鱼子酱,现在也得到市场的认可。至少后面两种别人暂时是没有办法弄出来的。”
李晟当然清楚这一点,只是那两样东西也许可以成为农场名义上的拳头产品,在李晟心里达不到那个地位。因为他能得到的受益不够。
他想了一下,说:“明年,我会加大松茸的生产量,你那边能增加销售量?”
“那肯定没有问题。鸡盘那边的市场其实还是很大的。而国内的市场也算是培育起来了。”陈博笑着说。“其实以后就算是鸡盘培育出来了,国内的市场,我们也可以尽量注压制他们。国内的中产阶层现在据说已经超过五亿,就算只有其中的百分之一消费,你这点产量都是不够看的。”
其实像松茸、蜗牛和鱼子酱那样的东西,价格都挺高,吃的人都是拿腔作势的。那些高薪白领公子哥儿泡妞、玩女人不会吝啬那点饭钱。更不要那些老板官员请吃饭,贵东西不上桌,能算请客?
那些人每个月消费一顿,李晟这点产量就基本差不多了。
“对了,老费和阿里来不会仅仅是为了看农场的工程的吧。”
“他们是为了牧草生意来的。打算服软,以后不想着干涉农场的生产。将合作的主动权交给我。不过我也同意将牧草价格降低一百雷亚尔。”
陈博没有推这个事情提出什么异议,他也有16的股份呢,这里面有他的好处。反对就有点矫情了。
不过得知费尔南多打算服软,他也安心一些。
在巴西,他想帮李晟也帮不了多少。如果费尔南多伙同雷蒙多给农场使绊子,他担心李晟未必能撑得住。如果寂静农场不在李晟手上,他好不容易打下的市场很可能就完全丢掉了。
他笑了笑说:“看来他是嗅到不对的地方了。”他觉得是因为李晟将蜂蜜直接交给他代理,让费尔南多感觉到李晟对他们的戒心。至于他们为什么会服软,他想不明白。而李晟好像也不打算说,他也不好多问。
他又说:“罗子说过些天打算过来。”
李晟有些奇怪:“他既然要来,怎么不和你一起来?”
“还没搞定他的珠穆朗玛峰。哈哈!”陈博想到自己看到的不少的好戏,不由笑了出来。
李晟一时没有反应过来。
“就是他正在追的那个女孩子。你的老邻居。”
李晟也笑了,说:“既然说要来,应该是有些眉目了吧。”
“应该是能说上话了,不然也不会说能陪着一起来这里。不过也不知道他什么时候会来。只是让我跟你打个招呼,多准备一些好吃的。”
李晟笑了笑没说话。
两人又在办公室里聊了一会,李晟看时间差不多了,就去接缇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