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的挺有道理,大家一时卡壳了。
杨顺趁机介绍道:“今天正好宣布一件事,经过农业部的批准,以红枫农业大学牵头,南山植化所为主要研发机构,《南山特优1号高产玉米研究组》成立,本人担当研发组的组长。”
旁边农业部官员,还有陈校长,都点头确认了这件事,农业部官员趁机宣读了完整的文件,明年就可以全国大规模推广种植。
坐实了!
果然是超级玉米的项目!
薛贵瘫坐在座椅上,无力说话,他的双手从额头搓到下巴,这下可好,他该怎么破这个局?不行,待会儿还是得试着抱杨顺的大腿。
其他几个种子公司的,也同样无精打采地坐在那里,最担忧的事情终于发生了。
等记者们问过玉米项目的事后,话题又转到杨顺旁边的人身上。
“听说袁主任已经从国家杂交水稻研究中心辞职,是要加入你的研究所吗?”
记者紧追不放,袁定洋回答道:“我确实已经辞去主任职位,加入到杨博士的植化所,继续进行杂交水稻的研究工作。”
下面全体哗然,玉米已经大丰收,这家伙又进入杂交水稻行业?
如果再加上前段时间的纪录片,杨顺已经对外零售蔬菜种子,这么说,他这是打算全面进军种子行业咯?
厉害了我的杨!
“袁主任,您为什么要从国家水稻研究中心离职?”
“我听说您卖掉了XX高科的全部股票,这是要和XX高科划清界限了吗?”
“您是不是掌握了新的育种方法?不想和XX高科分享?”
几个财经方面的记者赶紧站起来询问袁定洋,这可是大新闻啊,华夏水稻行业的旗帜,领军人物,好端端的为什么要辞职,为什么非要加入杨顺的研究所?
袁定洋回答道:“离职只是一点私人原因,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复杂,湘省的上级领导也没有为难我。抛售XX高科的股票也是经过董事会同意了的,合作了这么多年,相处很愉快,算得上是有始有终吧。”
“可是……”
“袁主任……”
“为什么……”
记者们又开始争先恐后追问起来,这时候,袁老慢慢抬起一只手,示意自己有话要说。
会场全都安静下来,将镜头对准他。
袁定洋帮他举着话筒,放在嘴边。
袁老真的年纪大了,昨天从湘省赶到红枫,今天坚持参加新闻发布会,这都是杨顺没想到的,袁定洋也拦不住,是袁老坚持要来,说这是他这辈子最后一次任性的要求。
当然,杨顺昨天晚上就见到袁老,并且给他悄悄送出去一些能量丸子,幸亏袁老还没衰老到油尽灯灭的地步,多续个半年生命还是没问题的。
袁老缓慢说道:“我在海楠三亚,有一块地,面积不大,只有50几亩,那里种着,我几十年来,研究杂交水稻,全部的心血,大概有几百种,全都是优质稻种。”
竟然还有这种事?
如果不是袁老自己说出来,许多人都还不知道,就连杨顺也是第一次听说。
袁老说话一听一顿,主要是呼吸跟不上,他说道:“我今天来,是想告诉大家……我要把这块地,我这辈子最宝贵的财富,全部赠送给杨顺,让他继续发扬光大,杂交水稻的事业。”
啊?
杨顺也是第一次听说,这事袁老根本没有和他商量,就对着媒体们讲出来,这让他怎么办?
轰!
现场一阵喧闹,都觉得袁老怎么能这样,这是念遗嘱吗?怎么全部赠送给外人,您儿子还坐在旁边呢,不会闹意见吗?
只是,袁定洋看起来根本就不在意,很支持父亲的决定。
杨顺傻眼了,这个不仅仅是礼物赠送这么简单,而是代表了一种传承,袁老将他这辈子所有的积蓄和财富全部赠与杨顺,老一辈德鲁伊退役,新一辈德鲁伊成长起来。
杨顺关闭话筒,侧过脸,有点急切地想说什么。
但袁定洋凑过来,在他耳边说道:“父亲说,这是他这辈子最后一次求人,希望你能成全他。我不会介意的,主要是我太不争气,我那两个哥哥,还有母亲,都不会介意,你放心,那块地是父亲的私有财产。”
“不是……你们也不提前和我商量一下,这个我很被动啊。”
“拜托了杨总,你们正好做这个交接仪式,不是更有意义吗?”
杨顺无话可说,再看袁老,也很期盼地看着他。
行吧,谁叫老人家是他这辈子从小到大的偶像呢,这个忙,他帮了。
杨顺拿过话筒,示意现场记者安静:“说实话,我也是今天第一次听到,袁老实在是太慷慨了,我感到肩膀上的压力巨大,第一反应就是拒绝。”
记者们有人轻笑,杨顺这确实是正常反应。
他继续道:“后来我一想,这可是海楠三亚的几十亩地呀,我不种地还可以盖个别墅住住,当候鸟也不是不行,对吧,管它呢,先答应下来再说。”
“哈哈哈……”
所有人都以为杨顺是在开玩笑,但杨顺真没开玩笑的意思:“我是说真的,杨氏肿瘤免疫疗法也是我在研究蟾蜍时无意中发现的,本意并非救治人类,只不过恰逢其会罢了。”
笑声渐渐变小。
“猫酮也一样,我还在想方设法逗猫主子开心呢,无意中提取出猫酮,我当时做了小白鼠实验,偶然发现镇痛作用,那好啊,干脆用猫薄荷草代替荆芥,放在感冒药里,增强缓解效果。谁能想到猫酮会戒读?我也不是为了戒读才研究的猫薄荷草呀。”
场上非常安静,记者们还在想,你说这些,不是有损你的个人形象吗?
杨顺感慨:“我的任何一项发明,都是出于兴趣,而不是为了什么而去做什么。研究玉米,是因为我想给家里刚买的E100纯乙醇汽车自己补充燃料,纯粹是兴趣使然。所以水稻,我答应下来,抽空研究研究,谢谢袁老赠送的种子基地。”
最后一句的转折,差点没让记者们笑喷出来。
杨博士,你的节操呢?
正文 第354章 没机会了快上车(四更)
有记者开着玩笑问道:“你突然决定研究水稻,是因为什么兴趣?”
杨顺笑眯眯说道:“我家里喜欢吃五常的贡米,可惜有钱都不容易买到正品,产量太少。正宗的泰国香米也可以,但市面上香米假货又太多。所以,我不如自己研究一种水稻出来,争取也有类似的好口感。”
哗……
这个就厉害了,记者们觉得杨顺真的好叼,真敢说,就不怕将来无法兑现?
从来没有哪个农学专家敢公开夸下海口,说要研发出一种什么什么米,这种事情是不以意志力为转移的,万一科学实现不了,当年吹过的牛逼,年纪大了用什么来证明?
袁定洋也在桌子底下悄悄踢了踢杨顺的鞋子,但杨顺似乎根本就不在意。
他继续说道:“别怀疑我的真诚,待会儿中午大家就在景区吃饭,我请客,菜全部都是员工们自己种植的有机蔬菜,米也是我们自己种的,品种就不告诉你们了,根本没上市,但口感真的一级棒,特别好吃,保证吃了还想吃,下次你们带朋友来,报我名字打八折!”
记者们哄笑,真服了,这位杨博士为了推销他的生态有机种植园,真的是想方设法,不放过每一个宣传机会。
上午的新闻发布会还是有很多干货的,气氛不错,没人刁难,中午吃饭,还真的让记者们相当满意。
杨顺请客,让大厨做了十菜四汤的自助餐,任由记者们选。
许多人吃过之后,都夸奖是这辈子吃的最爽的一次中式自助餐,菜新鲜味浓,米饭香糯可口,真的不比国内顶级有机米差多少。
当然,每个领到餐券的记者都有红包拿,临走之前,还可以领取景区特产有机蔬果大米包一份,总共加起来市场价1000元了,相信各家单位,都会把这次新闻发布会报道的漂漂亮亮。
嘉宾们的待遇更好,杨顺特意选了五间包房,在二楼陪同。
薛贵带着薛丹浵和老苗坐一桌,主人代表是袁定洋,同桌还有两个种子行业的同行,全都带的漂亮妹子,不过另两家都是公司最擅长喝酒,最放得开的销售精英,只有薛丹浵是个假冒秘书,柔柔弱弱像个林妹妹,楚楚可怜,结果被对手针对,逼着喝了很多。
大家的想法谁不知道?
都是心知肚明的,